動態訊息
生理食鹽水缺貨(更新版),永豐化學老闆是誰?多次違規,市占率竟近8成?
在國內生理食鹽水、葡萄糖等輸液占有78%市場的永豐化學,多次違反藥事和環保法規,他們老闆是誰?為什麼有天大本領,劣質產品竟然能成為全台最大供應商?食藥署是否無視藥品安全?
2024年新生兒13.48萬人,史上新低,罕見龍寶寶低於虎寶寶
1976年龍年曾經締造台灣史上人口出生數最高的一年,也是龍年的2024年新生兒人數只有13.48萬人,創下史上新低,甚至比2022 年13.8萬名的虎寶寶還要少,十分罕見。台灣新生兒已經連9年負成長,從2024年的元旦寶寶就能預估創下歷來龍年出生人數最低。
台灣40年來食物中毒統計增加近8倍,8大食物中毒症狀和原因是哪些?
食物中毒統計最近40年來逐漸增加,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68案到2020年代平均每年534件,增加了7.85倍,將近8倍,每個案件平均受害者從27人下降到10人,減少60%。2024年寶林茶室發生台灣第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食物中毒症狀常見有8種。
2025年元旦寶寶趕做龍寶寶,推估蛇寶寶降至12.5萬人,再創新低
2024年龍年出生人數不到13萬人,創下龍年史上最低。2025年1月是龍寶寶,蛇寶寶交替的時候,想抱龍寶寶的父母會趕在2025年1月生產,元旦寶寶陸續報到。觀察12年前,蛇年出生人數比龍年減少16.91%,1月份新生兒人數是蛇年全年最高,2025年蛇寶寶出生數可能不到12.5萬人。
2025年四癌篩檢增為五癌篩檢,年齡下降,擴大對象
行政院宣布,2025年癌症篩檢將擴大舉辦,四癌篩檢增加為五癌篩檢,擴大篩檢對象,降低年齡,癌症篩檢預算從原來的28億元增加為68億元。原本的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肺癌,還要增加胃癌,並且設立50億元癌症新藥基金,逐步增加到百億元。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兒童牙醫許郁文經常收到其他牙醫轉來的難治小病人,因為她總是有辦法觀察兒童反應,順利完成治療。在她的腦海裡,自己其實正隨著小病人情緒,跳著一場優美的肚皮舞。她把小孩哭聲當成舞曲的沉重鼓聲、尖叫與說話聲當成高低音頻的人聲伴唱。原來她是拿下國內外大獎的肚皮舞專業舞者,從醫界跨足舞界的斜槓醫師。
生理食鹽水缺貨(更新版),永豐化學老闆是誰?多次違規,市占率竟近8成?
在國內生理食鹽水、葡萄糖等輸液占有78%市場的永豐化學,多次違反藥事和環保法規,他們老闆是誰?為什麼有天大本領,劣質產品竟然能成為全台最大供應商?食藥署是否無視藥品安全?
2024年新生兒13.48萬人,史上新低,罕見龍寶寶低於虎寶寶
1976年龍年曾經締造台灣史上人口出生數最高的一年,也是龍年的2024年新生兒人數只有13.48萬人,創下史上新低,甚至比2022 年13.8萬名的虎寶寶還要少,十分罕見。台灣新生兒已經連9年負成長,從2024年的元旦寶寶就能預估創下歷來龍年出生人數最低。
台灣40年來食物中毒統計增加近8倍,8大食物中毒症狀和原因是哪些?
食物中毒統計最近40年來逐漸增加,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68案到2020年代平均每年534件,增加了7.85倍,將近8倍,每個案件平均受害者從27人下降到10人,減少60%。2024年寶林茶室發生台灣第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食物中毒症狀常見有8種。
2025年元旦寶寶趕做龍寶寶,推估蛇寶寶降至12.5萬人,再創新低
2024年龍年出生人數不到13萬人,創下龍年史上最低。2025年1月是龍寶寶,蛇寶寶交替的時候,想抱龍寶寶的父母會趕在2025年1月生產,元旦寶寶陸續報到。觀察12年前,蛇年出生人數比龍年減少16.91%,1月份新生兒人數是蛇年全年最高,2025年蛇寶寶出生數可能不到12.5萬人。
飲食舒心
台灣40年來食物中毒統計增加近8倍,8大食物中毒症狀和原因是哪些?
食物中毒統計最近40年來逐漸增加,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68案到2020年代平均每年534件,增加了7.85倍,將近8倍,每個案件平均受害者從27人下降到10人,減少60%。2024年寶林茶室發生台灣第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食物中毒症狀常見有8種。
40歲開始多吃這3大類長壽食物,至少多活10年!
研究顯示,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長壽飲食,可延長壽命10年。《自然食品》表示,健康的飲食習慣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
全素無蛋無奶,降低高尿酸病人31%腎臟病風險
台北慈濟醫院發現,無蛋無奶的純素能有效降低高尿酸病人31%併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研究成果刊登在國外知名期刊《Nutrients》。日本發現高尿酸者發生腎衰竭的風險至少是正常人的8倍,正確飲食十分重要。
中醫師教你常吃6種抗發炎食物
抗發炎食物對身體有益,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還可以減少發炎的風險,跟著中醫師學習怎麼吃。
高麗菜有8大功效,農糧署傳授1個月保存法
高麗菜有8大功效,可以保護心血管、改善便秘,幫助消化,美國還有高麗菜做成的胃藥。腎臟科醫師建議胃痛的病人常吃高麗菜,胃痛改善,農糧署說,高麗菜經過處理,可以保存1個月。
鴨血成分真假知多少?消基會檢驗發現7成鴨血有雞
鴨血成分不純,真假鴨血叫人難分。消基會於2023年10及12月間,在台北市及新北市傳統市場、連鎖大賣場、即食鴨血專賣店及網路電商平台,分別購買2次總共30件鴨血產品,檢驗發現22件、7成含有雞的成分。
台灣40年來食物中毒統計增加近8倍,8大食物中毒症狀和原因是哪些?
食物中毒統計最近40年來逐漸增加,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68案到2020年代平均每年534件,增加了7.85倍,將近8倍,每個案件平均受害者從27人下降到10人,減少60%。2024年寶林茶室發生台灣第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食物中毒症狀常見有8種。
40歲開始多吃這3大類長壽食物,至少多活10年!
研究顯示,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長壽飲食,可延長壽命10年。《自然食品》表示,健康的飲食習慣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
全素無蛋無奶,降低高尿酸病人31%腎臟病風險
台北慈濟醫院發現,無蛋無奶的純素能有效降低高尿酸病人31%併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研究成果刊登在國外知名期刊《Nutrients》。日本發現高尿酸者發生腎衰竭的風險至少是正常人的8倍,正確飲食十分重要。
中醫師教你常吃6種抗發炎食物
抗發炎食物對身體有益,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還可以減少發炎的風險,跟著中醫師學習怎麼吃。
焦點醫術
改善脊椎退化:AI微創脊椎手術精準度達98%,病人術後1天可走路
脊椎退化是老人疾病,由於老人有骨質疏鬆, 導致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行走不便等問題,一位70多歲的林婆婆就是如此。台北榮總使用AI微創脊椎手術,改善脊椎退化,她第二天可以下床行走。過了半年多,擺脫腰痠背痛,兩腳不再痠麻,逛街買菜行動自如,還能騎腳踏車,更意外發現自己長高了3公分。
電刺激、移植骨髓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成功率達50%
脊髓損傷癱瘓的人藉由移植骨髓幹細胞,有可能站起來。阿翰癱瘓2年,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可以站起來,並回到工作崗位。電刺激也能治療脊髓損傷,在受損的神經附近植入晶片,進行電刺激,活化迴路,使斷裂或部分受損的神經重新連結。
脂肪幹細胞讓中風病人腦神經年輕活化,國璽將爭取申請臨時藥證
從中風病人肚子抽取脂肪細胞,國璽幹細胞公司經過加工,變成脂肪幹細胞,交給花蓮慈濟醫院,癱瘓中風病人可恢復行動力。
張至宏:細胞治療開啟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缺損的再生醫療里程碑
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以再生醫療細胞療法,使用自體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和軟骨缺損,76歲患有退化性關節的老先生不但丟掉枴杖,可以曲膝蹲下,術後半年,竟然能夠跑步。32歲的車禍傷者發生軟骨缺損,接受細胞療法,半年就可以自由行走,下蹲和跑步。
O型腿:3D列印脛骨截骨矯正,延緩膝關節退化10年
O型腿是一種膝關節異常內旋的畸形發育現象。2歲以下的幼兒,骨骼還在發育,沒有完全鈣化,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是病理性的病人,就需要手術治療。台北慈濟醫院使用3D列印脛骨截骨矯正術,能提高手術準確度,植入異體骨,骨頭癒合速度較快,病人觀察1天就能出院,大約2個月後,可以自己行走,不用輔具。
雲象科技:AI大腸鏡找到潛藏瘜肉,準確度達96%
雲象科技將AI研究運用在醫學上。AI大腸鏡檢查瘜肉準確度有96%,幫助醫師精準找到大腸瘜肉的位置,達到精準醫療。由於醫師的臨床經驗會影響檢查結果,使用AI大腸鏡,可以減少人為失誤,找到難以發現的瘜肉。
改善脊椎退化:AI微創脊椎手術精準度達98%,病人術後1天可走路
脊椎退化是老人疾病,由於老人有骨質疏鬆, 導致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行走不便等問題,一位70多歲的林婆婆就是如此。台北榮總使用AI微創脊椎手術,改善脊椎退化,她第二天可以下床行走。過了半年多,擺脫腰痠背痛,兩腳不再痠麻,逛街買菜行動自如,還能騎腳踏車,更意外發現自己長高了3公分。
電刺激、移植骨髓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成功率達50%
脊髓損傷癱瘓的人藉由移植骨髓幹細胞,有可能站起來。阿翰癱瘓2年,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可以站起來,並回到工作崗位。電刺激也能治療脊髓損傷,在受損的神經附近植入晶片,進行電刺激,活化迴路,使斷裂或部分受損的神經重新連結。
脂肪幹細胞讓中風病人腦神經年輕活化,國璽將爭取申請臨時藥證
從中風病人肚子抽取脂肪細胞,國璽幹細胞公司經過加工,變成脂肪幹細胞,交給花蓮慈濟醫院,癱瘓中風病人可恢復行動力。
張至宏:細胞治療開啟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缺損的再生醫療里程碑
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以再生醫療細胞療法,使用自體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和軟骨缺損,76歲患有退化性關節的老先生不但丟掉枴杖,可以曲膝蹲下,術後半年,竟然能夠跑步。32歲的車禍傷者發生軟骨缺損,接受細胞療法,半年就可以自由行走,下蹲和跑步。
中醫治療
合谷穴位置與8種功效:按壓虎口穴道,痠脹麻感才正確
合谷穴位置是中醫理論的虎口穴道,拇指與食指合攏,在兩指間肌肉最高凸起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按壓合骨穴具有止痛,紓壓等功效,要有痠脹麻感,才是正確。
支溝穴位置與6種功效:飯後按壓最少5分鐘,改善便秘
支溝穴位於手臂前臂背側從腕橫紋往上3吋,用自己手指向上量,大約4個橫指,尺骨與橈骨之間的中點就是支溝穴,支溝穴有6種功效:飯後按壓左右手臂的支溝穴最少5分鐘,可以改善便秘。
醫療責任險保障台北市中醫師減少醫糾訴訟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為會員集體購買醫療責任險,分散理賠風險,保費由公會支付。當醫師遇到醫糾,不致求助無門,保險公司設有即時關懷小組,成員有律師團,公會也提供諮詢服務,向病人和家屬說明治療過程,及早溝通調解,避免進入司法程序。
大腸癌中醫治療,三期復發率降為35%
大腸癌中醫治療可以改善化療放療副作用,病人手術後第2天就可以接受中醫治療,研究發現,第三期大腸癌復發率降為35%。疲憊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是常見副作用,甚至皮膚長痤瘡,手腳麻木。目前有9000多人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健保都有給付。
咳嗽看中醫:列缺穴位置、新冠止咳一號改善症狀
咳嗽看中醫,吃藥不會想睡覺。中醫師教你按列缺穴,每一次按壓5秒鐘,也可以找中醫師開立新冠止咳一號,調理體質。有231名病人治療,他們服藥之後,看診1~2次,就治好咳嗽,超過一半的人1星期就能痊癒。
1穴位、4種營養素、5招方法改善女性更年期心悸
45~55歲的更年期女性因為荷爾蒙分泌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體脂肪囤積,容易發生心悸,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可以補充4種營養素,並且從管理體重,放鬆心情做起。
合谷穴位置與8種功效:按壓虎口穴道,痠脹麻感才正確
合谷穴位置是中醫理論的虎口穴道,拇指與食指合攏,在兩指間肌肉最高凸起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按壓合骨穴具有止痛,紓壓等功效,要有痠脹麻感,才是正確。
支溝穴位置與6種功效:飯後按壓最少5分鐘,改善便秘
支溝穴位於手臂前臂背側從腕橫紋往上3吋,用自己手指向上量,大約4個橫指,尺骨與橈骨之間的中點就是支溝穴,支溝穴有6種功效:飯後按壓左右手臂的支溝穴最少5分鐘,可以改善便秘。
醫療責任險保障台北市中醫師減少醫糾訴訟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為會員集體購買醫療責任險,分散理賠風險,保費由公會支付。當醫師遇到醫糾,不致求助無門,保險公司設有即時關懷小組,成員有律師團,公會也提供諮詢服務,向病人和家屬說明治療過程,及早溝通調解,避免進入司法程序。
大腸癌中醫治療,三期復發率降為35%
大腸癌中醫治療可以改善化療放療副作用,病人手術後第2天就可以接受中醫治療,研究發現,第三期大腸癌復發率降為35%。疲憊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是常見副作用,甚至皮膚長痤瘡,手腳麻木。目前有9000多人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健保都有給付。
醫病關係
為什麼密醫能看診數十年,未必是醫療疏失才遭檢舉?
高雄市開業超過30年的痔瘡診所被查獲老闆充當密醫,為人看診開刀。彰化縣鹿港鎮一名只有國中學歷的69歲許姓男子,被查到開設診所30年,幫人看病,他自稱「許醫師」,會打針、開藥、寫英文病歷,而且地方民眾深信不疑。
醫療責任險保障台北市中醫師減少醫糾訴訟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為會員集體購買醫療責任險,分散理賠風險,保費由公會支付。當醫師遇到醫糾,不致求助無門,保險公司設有即時關懷小組,成員有律師團,公會也提供諮詢服務,向病人和家屬說明治療過程,及早溝通調解,避免進入司法程序。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不少人看病之前,會上網GOOGLE查詢疾病和症狀,把GOOGLE當成醫生,自我診斷。到了醫院,就告訴醫生自己得了什麼病,其實,應該清楚告訴醫生不舒服的情況,不要隱瞞,由醫師判斷才對。
GOOGLE評論決定醫院診所聲譽,醫病關係變好?還是變壞?
一名醫師看準很多人去醫院診所看病前,先看GOOGLE評論的心態,用17隻手機狂洗醫院診所GOOGLE評論,造假4.8顆星,結果幫人隆乳,傷口潰爛,還不准轉院,變成醫療糾紛。造假的GOOGLE評論會影響醫病關係。
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全身麻醉後遺症讓很多人擔心,約26.7%的民眾對麻醉沒有安全感,33.2%對麻醉感到未知,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甚至不想手術。一位接受婦科手術的病人,因為沒有麻醉專科醫師參與,缺氧過久,成了植物人。妹妹花費數百萬元醫療費照顧她,為了追查真相,還花了近80萬元打官司,卻2次敗訴。
醫療糾紛被告醫師:感謝那一場訴訟,我從此恣意遨遊醫療世界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在2024年上路,一位曾經遭遇醫療訴訟的醫師敘述被家屬誣告,獲判無罪。
為什麼密醫能看診數十年,未必是醫療疏失才遭檢舉?
高雄市開業超過30年的痔瘡診所被查獲老闆充當密醫,為人看診開刀。彰化縣鹿港鎮一名只有國中學歷的69歲許姓男子,被查到開設診所30年,幫人看病,他自稱「許醫師」,會打針、開藥、寫英文病歷,而且地方民眾深信不疑。
醫療責任險保障台北市中醫師減少醫糾訴訟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為會員集體購買醫療責任險,分散理賠風險,保費由公會支付。當醫師遇到醫糾,不致求助無門,保險公司設有即時關懷小組,成員有律師團,公會也提供諮詢服務,向病人和家屬說明治療過程,及早溝通調解,避免進入司法程序。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不少人看病之前,會上網GOOGLE查詢疾病和症狀,把GOOGLE當成醫生,自我診斷。到了醫院,就告訴醫生自己得了什麼病,其實,應該清楚告訴醫生不舒服的情況,不要隱瞞,由醫師判斷才對。
GOOGLE評論決定醫院診所聲譽,醫病關係變好?還是變壞?
一名醫師看準很多人去醫院診所看病前,先看GOOGLE評論的心態,用17隻手機狂洗醫院診所GOOGLE評論,造假4.8顆星,結果幫人隆乳,傷口潰爛,還不准轉院,變成醫療糾紛。造假的GOOGLE評論會影響醫病關係。
典範人物
劉小綺:翻轉脊柱側彎兒童開刀宿命的家長
劉小綺台灣脊柱側彎關懷協會秘書長,她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自己的經驗:「脊柱側彎兒不必被動等待背架,也不是只有開刀治療,我用我的兒子證明,你可以翻轉這層束縛。」
沈采穎:為什麼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
藥師沈采穎不怕得罪官員,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她認為,社會需要敢說真話的人,只要媒體詢問,就據實以報,甚至關注美國短缺癌症化療藥,可能影響台灣,希望衛福部採取作為,讓病人有藥能用。
李詩應、陳永綺:橫跨醫病、保險、勞資的和解天使
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推動醫病和諧,不僅鑽研學習法律,也到日本學習醫糾調解,還下一代醫學生。
關皚麗:為台灣推動醫療外交的僑生醫師
關皚麗不僅是台灣第1位神經外科女醫師,也是國際外科學會(ICS)成立87年來,第1位女性理事長。她更在ICS官網上為台灣正名,刪除China字眼。
沈泰龍:平凡診所的不平凡醫師
包括金芭黎台商、遊覽車傳播鏈、海軍艦隊官兵染疫的3次事件,沈泰龍一共3度及早通報新冠肺炎境外及本土個案,才遏止新冠病毒可能在高雄市社區大幅蔓延的危機。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沈泰龍對傳染病特別注意,總是提高警覺。特別詢問台商的旅遊史、接觸史,還提醒他必要時應該到醫院就醫,也通報衛生局。
李宏昌:小兒超音波的先驅醫師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李宏昌從醫半世紀,是國內最早使用超音波,檢查兒童腸胃系統的先驅。他發表論文、演講超過上千次,成為教科書內容,也寫下10本著作。由於他無私推廣,超音波因而成為小兒科醫師的另一個聽筒。因為他的努力,及早發現兒童腸胃疾病。
劉小綺:翻轉脊柱側彎兒童開刀宿命的家長
劉小綺台灣脊柱側彎關懷協會秘書長,她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自己的經驗:「脊柱側彎兒不必被動等待背架,也不是只有開刀治療,我用我的兒子證明,你可以翻轉這層束縛。」
沈采穎:為什麼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
藥師沈采穎不怕得罪官員,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她認為,社會需要敢說真話的人,只要媒體詢問,就據實以報,甚至關注美國短缺癌症化療藥,可能影響台灣,希望衛福部採取作為,讓病人有藥能用。
李詩應、陳永綺:橫跨醫病、保險、勞資的和解天使
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推動醫病和諧,不僅鑽研學習法律,也到日本學習醫糾調解,還下一代醫學生。
關皚麗:為台灣推動醫療外交的僑生醫師
關皚麗不僅是台灣第1位神經外科女醫師,也是國際外科學會(ICS)成立87年來,第1位女性理事長。她更在ICS官網上為台灣正名,刪除China字眼。
來稿分享
歡迎醫事人員來稿推薦您心目中推動醫界公益的典範人物
分享您的醫病溝通故事、醫療新技術
或是您的斜槓專長、創業或轉職歷程,讓更多同業向您學習職場經驗
醫外人生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兒童牙醫許郁文經常收到其他牙醫轉來的難治小病人,因為她總是有辦法觀察兒童反應,順利完成治療。在她的腦海裡,自己其實正隨著小病人情緒,跳著一場優美的肚皮舞。她把小孩哭聲當成舞曲的沉重鼓聲、尖叫與說話聲當成高低音頻的人聲伴唱。原來她是拿下國內外大獎的肚皮舞專業舞者,從醫界跨足舞界的斜槓醫師。
沈采穎:為什麼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
藥師沈采穎不怕得罪官員,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她認為,社會需要敢說真話的人,只要媒體詢問,就據實以報,甚至關注美國短缺癌症化療藥,可能影響台灣,希望衛福部採取作為,讓病人有藥能用。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張立人:用整合醫學幫自己減重,也治療病人
張立人因為工作壓力,變得肥胖,30歲就被誤認為中年大叔。後來,他學習整合醫學,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幫自己減重,沒有復胖,現在也以此治療病人。
廖泊喬:最了解古代文豪酒癮酒駕的醫師
廖泊喬醫師擁有成癮防治科、精神科雙專科執照,熱愛古典文學與寫作,他發現酒駕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大文豪酒駕,行為反常,甚至醉臥池塘,眾人皆知,還成為小孩的童謠。
李盈盈:站上國際選美舞台的醫事人員
面容清秀、擁有174公分身高的李盈盈,是國內少數參加國際選美比賽的醫事人員。當她穿上白袍,是陪伴遭家暴兒童的大姐姐;當換上泳裝,走在伸展台上,她又是身材曼妙的選美小姐。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兒童牙醫許郁文經常收到其他牙醫轉來的難治小病人,因為她總是有辦法觀察兒童反應,順利完成治療。在她的腦海裡,自己其實正隨著小病人情緒,跳著一場優美的肚皮舞。她把小孩哭聲當成舞曲的沉重鼓聲、尖叫與說話聲當成高低音頻的人聲伴唱。原來她是拿下國內外大獎的肚皮舞專業舞者,從醫界跨足舞界的斜槓醫師。
沈采穎:為什麼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
藥師沈采穎不怕得罪官員,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她認為,社會需要敢說真話的人,只要媒體詢問,就據實以報,甚至關注美國短缺癌症化療藥,可能影響台灣,希望衛福部採取作為,讓病人有藥能用。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張立人:用整合醫學幫自己減重,也治療病人
張立人因為工作壓力,變得肥胖,30歲就被誤認為中年大叔。後來,他學習整合醫學,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幫自己減重,沒有復胖,現在也以此治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