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衛福部統計,中藥房家數從2005年的1萬2168家減少到2024年的7903家,未來10年將持續下降到少於3000家,等於10年後超過50%的中藥房消失。衛福部在「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完成1年以上實務經驗者,可以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延續中藥產業,獲中醫藥界力挺。但藥師認為,這影響藥師調劑權,群起抗議。

台中骨科名醫黃鐙樂創立定國骨科醫院,病人開刀當天就能下床

曾經被台中市台新醫院無預警離職的骨科名醫黃鐙樂,遭職場霸凌之後,陸續台中市賢德醫院以及彰化員郭醫院看診。2025年4月,他完成夢想,在台中市創立定國骨科醫院。他發明的新月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讓95歲的病人也可以開刀,還有病人開刀當天就能下床。

抽血就能查出阿茲海默症,準確率達93%,費用僅PET正子攝影的1/7

醫界檢查阿茲海默症,目前大多使用侵入性、要價7萬元、耗費1~2小時的PET正子攝影,如果能改為抽血檢查,費用是PET的1/7,將有更多病人可以付擔。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要抽幾西西的血,花幾分鐘,就能查出阿茲海默症,而且早期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3%。

誠馨照顧協會取得家天使平台在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代理權

受限於長照2.0服務條件,民眾對長照自費服務需求增加,誠馨照顧協會與家天使平台合作,整合雙方照顧資源,讓數位化與人性化的智慧長照並軌而行,打造完整的長照生態系,服務更多民眾。雙方簽約將優先服務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民眾。

攝護腺癌最新治療:PSMA正子攝影精準偵測復發部位

攝護腺癌最新治療結合高階影像科技,如果病人術後復發,傳統影像檢查往往無法精確找到病灶位置,如今,PSMA正子攝影可以找到,讓病人重生,目前台北榮總、台大、長庚、和信等醫院都有提供。第2期攝護腺癌病人復發率約為2%~3%,第3期約為10%~20%。

迎接長照3.0,家天使平台導入AI智慧科技,跨領域整合長照產業

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議題受到高度重視,政府開始規劃長照3.0,國內也形成長照產業。家天使平台導入AI智慧科技,透過手機APP,家屬可以快速在線上找到照服員,還能和個案以及照服員串聯一起,形成「三角照顧網絡」,即時掌握家人照顧和身體情況。

動態訊息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衛福部統計,中藥房家數從2005年的1萬2168家減少到2024年的7903家,未來10年將持續下降到少於3000家,等於10年後超過50%的中藥房消失。衛福部在「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完成1年以上實務經驗者,可以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延續中藥產業,獲中醫藥界力挺。但藥師認為,這影響藥師調劑權,群起抗議。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衛福部統計,中藥房家數從2005年的1萬2168家減少到2024年的7903家,未來10年將持續下降到少於3000家,等於10年後超過50%的中藥房消失。衛福部在「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完成1年以上實務經驗者,可以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延續中藥產業,獲中醫藥界力挺。但藥師認為,這影響藥師調劑權,群起抗議。

飲食舒心

焦點醫術

基隆長庚醫院達文西減重手術破百例,女醫師黃若禕服務女病患

基隆長庚醫院達文西減重手術破百例,女醫師黃若禕服務女病患

達文西減重手術成為治療病態性肥胖的一種方法。長庚醫療體系至今已完成超過1萬例達文西手術,是全台數量取多的醫院。其中,區域醫院等級的基隆長庚醫院在7年內累積超過100例達文西手術量,高於某些醫學中心。以減重手術來說,他們提供完整的醫療團隊,女醫師黃若禕加入,服務女性病患。

改善脊椎退化:AI微創脊椎手術精準度達98%,病人術後1天可走路

改善脊椎退化:AI微創脊椎手術精準度達98%,病人術後1天可走路

脊椎退化是老人疾病,由於老人有骨質疏鬆, 導致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行走不便等問題,一位70多歲的林婆婆就是如此。台北榮總使用AI微創脊椎手術,改善脊椎退化,她第二天可以下床行走。過了半年多,擺脫腰痠背痛,兩腳不再痠麻,逛街買菜行動自如,還能騎腳踏車,更意外發現自己長高了3公分。

基隆長庚醫院達文西減重手術破百例,女醫師黃若禕服務女病患

基隆長庚醫院達文西減重手術破百例,女醫師黃若禕服務女病患

達文西減重手術成為治療病態性肥胖的一種方法。長庚醫療體系至今已完成超過1萬例達文西手術,是全台數量取多的醫院。其中,區域醫院等級的基隆長庚醫院在7年內累積超過100例達文西手術量,高於某些醫學中心。以減重手術來說,他們提供完整的醫療團隊,女醫師黃若禕加入,服務女性病患。

中醫治療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衛福部統計,中藥房家數從2005年的1萬2168家減少到2024年的7903家,未來10年將持續下降到少於3000家,等於10年後超過50%的中藥房消失。衛福部在「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完成1年以上實務經驗者,可以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延續中藥產業,獲中醫藥界力挺。但藥師認為,這影響藥師調劑權,群起抗議。

大腸癌中醫治療,三期復發率降為35%

大腸癌中醫治療,三期復發率降為35%

大腸癌中醫治療可以改善化療放療副作用,病人手術後第2天就可以接受中醫治療,研究發現,第三期大腸癌復發率降為35%。疲憊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是常見副作用,甚至皮膚長痤瘡,手腳麻木。目前有9000多人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健保都有給付。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超過50%的中藥房10年後消失?中醫藥界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

衛福部統計,中藥房家數從2005年的1萬2168家減少到2024年的7903家,未來10年將持續下降到少於3000家,等於10年後超過50%的中藥房消失。衛福部在「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完成1年以上實務經驗者,可以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延續中藥產業,獲中醫藥界力挺。但藥師認為,這影響藥師調劑權,群起抗議。

醫病關係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不少人看病之前,會上網GOOGLE查詢疾病和症狀,把GOOGLE當成醫生,自我診斷。到了醫院,就告訴醫生自己得了什麼病,其實,應該清楚告訴醫生不舒服的情況,不要隱瞞,由醫師判斷才對。

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全身麻醉後遺症讓很多人擔心,約26.7%的民眾對麻醉沒有安全感,33.2%對麻醉感到未知,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甚至不想手術。一位接受婦科手術的病人,因為沒有麻醉專科醫師參與,缺氧過久,成了植物人。妹妹花費數百萬元醫療費照顧她,為了追查真相,還花了近80萬元打官司,卻2次敗訴。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不少人看病之前,會上網GOOGLE查詢疾病和症狀,把GOOGLE當成醫生,自我診斷。到了醫院,就告訴醫生自己得了什麼病,其實,應該清楚告訴醫生不舒服的情況,不要隱瞞,由醫師判斷才對。

典範人物

沈泰龍:平凡診所的不平凡醫師

沈泰龍:平凡診所的不平凡醫師

包括金芭黎台商、遊覽車傳播鏈、海軍艦隊官兵染疫的3次事件,沈泰龍一共3度及早通報新冠肺炎境外及本土個案,才遏止新冠病毒可能在高雄市社區大幅蔓延的危機。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沈泰龍對傳染病特別注意,總是提高警覺。特別詢問台商的旅遊史、接觸史,還提醒他必要時應該到醫院就醫,也通報衛生局。

來稿分享

歡迎醫事人員來稿推薦您心目中推動醫界公益的典範人物

分享您的醫病溝通故事、醫療新技術

或是您的斜槓專長、創業或轉職歷程,讓更多同業向您學習職場經驗

    醫外人生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兒童牙醫許郁文經常收到其他牙醫轉來的難治小病人,因為她總是有辦法觀察兒童反應,順利完成治療。在她的腦海裡,自己其實正隨著小病人情緒,跳著一場優美的肚皮舞。她把小孩哭聲當成舞曲的沉重鼓聲、尖叫與說話聲當成高低音頻的人聲伴唱。原來她是拿下國內外大獎的肚皮舞專業舞者,從醫界跨足舞界的斜槓醫師。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許郁文:肚皮舞啟發我的兒童牙醫看診秘訣

    兒童牙醫許郁文經常收到其他牙醫轉來的難治小病人,因為她總是有辦法觀察兒童反應,順利完成治療。在她的腦海裡,自己其實正隨著小病人情緒,跳著一場優美的肚皮舞。她把小孩哭聲當成舞曲的沉重鼓聲、尖叫與說話聲當成高低音頻的人聲伴唱。原來她是拿下國內外大獎的肚皮舞專業舞者,從醫界跨足舞界的斜槓醫師。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