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訊息
李詩應、陳永綺:橫跨醫病、保險、勞資的和解天使
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推動醫病和諧,不僅鑽研學習法律,也到日本學習醫糾調解,還下一代醫學生。
求子神器:數位排卵試片+手機APP幫妳找到最佳受孕期
女性排卵前12~48小時,黃體成長激素濃度會大幅增加,使用數位排卵試片,沾取尿液,檢測濃度改變,推算受孕期,把握5天最佳的懷孕期。
5分鐘躺著測量骨質,預防未來10年骨質疏鬆症骨折風險
停經婦女檢查骨質密度,應該使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躺著檢查骨密度,而非坐著檢查腳跟。如果出現駝、矮、痛等現象,要檢查骨密度,不要等到骨折發生,才驚覺自身骨密度過低。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爭議未解,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因應成立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引發國內學歷牙醫不滿。事件延燒將近1年,爭議仍未平息,他們準備長期抗戰,成立「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持續監督牙醫政策和法案。
這不是長新冠惹的禍,全台1500家診所幫你治療氣喘
久咳不癒、咳嗽咻咻聲、胸口緊、反覆出現感冒等氣喘常見的4大症狀,民眾確診之後,誤以為氣喘是長新冠引起,不知道是氣喘老毛病沒有治好,可以到國內1500家診所治療。
高壓氧改善確診後遺症的腦霧
腦霧是時有所聞的確診後遺症之一,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暫失憶、長期失眠、精神不濟等情況,容易發生在確診症狀嚴重又有後遺症的人,高壓氧是一種治療方式。
李詩應、陳永綺:橫跨醫病、保險、勞資的和解天使
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推動醫病和諧,不僅鑽研學習法律,也到日本學習醫糾調解,還下一代醫學生。
求子神器:數位排卵試片+手機APP幫妳找到最佳受孕期
女性排卵前12~48小時,黃體成長激素濃度會大幅增加,使用數位排卵試片,沾取尿液,檢測濃度改變,推算受孕期,把握5天最佳的懷孕期。
5分鐘躺著測量骨質,預防未來10年骨質疏鬆症骨折風險
停經婦女檢查骨質密度,應該使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躺著檢查骨密度,而非坐著檢查腳跟。如果出現駝、矮、痛等現象,要檢查骨密度,不要等到骨折發生,才驚覺自身骨密度過低。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爭議未解,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因應成立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引發國內學歷牙醫不滿。事件延燒將近1年,爭議仍未平息,他們準備長期抗戰,成立「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持續監督牙醫政策和法案。
焦點醫術
骨科名醫花世源重出江湖,一眼看出病人44年前舊傷
員榮醫療體系保膝大師花世源觀察彰化縣一名69歲男子,他在44年前發生車禍,近年來,走路一跛一跛,許多醫師要他建議置換人工關節。花世源一看,就發現他的舊傷,不必換人工關節。
林口長庚質子治療眼腫瘤,免摘眼球,視力保持1.0
林口長庚以質子治療治療近20名眼腫瘤病人,從26至66歲都有,平均52歲,都獲得控制,腫瘤不再生長,甚至縮小,眼球保留比例超過8成,超過半數病人視力保留超過0.1,更有1/5的視力保留超過0.5。
許耕榕:幫助男人「性」福的救星
患有憂鬱症的男人如果不是家庭、事業、經濟因素,有可能是因為陽萎,這讓他們說不出口,覺得自己不是真正的男人。
熊佩韋:不傷心也不傷腦的放射線精準治療
女性得到乳癌,已經夠傷心了。美國發現,1~2期乳癌病人因為接受放射線和藥物治療,傷及心臟,10年之後,死於心臟病的機率竟然高於乳癌,亞東醫院放射部主任熊佩韋使用導航螺旋刀,在電腦上設計擋塊、不傷心臟。
陳宏基:把腸道變食道的手術魔術師
小美(化名)在28歲那年,因為甲狀腺手術失敗,切除食道,不能進食,得從肚子上的腸造瘻灌食。後遺症使小美婚姻沒了,工作也丟了,生命走到谷底。
陳芸:創下亞洲單一中心小腸移植最高紀錄
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開創台小腸移植的醫學史,成績不輸國際
骨科名醫花世源重出江湖,一眼看出病人44年前舊傷
員榮醫療體系保膝大師花世源觀察彰化縣一名69歲男子,他在44年前發生車禍,近年來,走路一跛一跛,許多醫師要他建議置換人工關節。花世源一看,就發現他的舊傷,不必換人工關節。
林口長庚質子治療眼腫瘤,免摘眼球,視力保持1.0
林口長庚以質子治療治療近20名眼腫瘤病人,從26至66歲都有,平均52歲,都獲得控制,腫瘤不再生長,甚至縮小,眼球保留比例超過8成,超過半數病人視力保留超過0.1,更有1/5的視力保留超過0.5。
許耕榕:幫助男人「性」福的救星
患有憂鬱症的男人如果不是家庭、事業、經濟因素,有可能是因為陽萎,這讓他們說不出口,覺得自己不是真正的男人。
熊佩韋:不傷心也不傷腦的放射線精準治療
女性得到乳癌,已經夠傷心了。美國發現,1~2期乳癌病人因為接受放射線和藥物治療,傷及心臟,10年之後,死於心臟病的機率竟然高於乳癌,亞東醫院放射部主任熊佩韋使用導航螺旋刀,在電腦上設計擋塊、不傷心臟。
醫病關係
連監察委員也看不下去的醫審會鑑定制度
當發生醫療糾紛,由專家組成的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是第三方鑑定單位。可是,對醫、病而言,身為第三方的醫審會,果真能夠公正?病家找到醫審會,醫糾案件就能水落石出?醫師會服氣醫審會的鑑定報告?
「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的病人緣,誰人能比?
台灣因為沈銘鏡推動血友病治療,多年下來,已達國際水準。即使年事已高,他仍好學不倦,參加世界血友病聯盟或國際血栓及止血學大會,汲取最新血液凝固學知識,應用在病人身上。
這一招化解急診室暴力
急診室的病人心情焦急,容易和醫護人員發生衝突,甚至是醫療糾紛。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吳肇鑫建議醫生扮演急診病人角色,以病人立場和他們對話。
國健署沒說的秘密:做大腸鏡檢查,你要找這樣的醫生
檢查之前,可以詢問醫師,每檢查4人,是否就發現1人有大腸瘜肉?如果醫師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偵測率不到25%,代表他檢查有疏漏。
病家扮演柯南,挖掘醫療體系的弊端
醫療糾紛的家屬認為,他的爸爸只是腸胃炎,醫生沒有按照治療準則,引發一連串醫療失誤,導致爸爸不明死亡。失去至親的悲慟,讓他從病家變為偵探,親自調查爸爸的真正死因,告上法院,進入民事三審。
醫生不是怕你找Google醫生,而是怕這個
「我不喜歡病人這樣告訴我:『醫生,我有胃食道逆流,』」林相宏說,病人自我診斷,很可能會誤導醫生。
連監察委員也看不下去的醫審會鑑定制度
當發生醫療糾紛,由專家組成的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是第三方鑑定單位。可是,對醫、病而言,身為第三方的醫審會,果真能夠公正?病家找到醫審會,醫糾案件就能水落石出?醫師會服氣醫審會的鑑定報告?
「台灣血友病之父」沈銘鏡的病人緣,誰人能比?
台灣因為沈銘鏡推動血友病治療,多年下來,已達國際水準。即使年事已高,他仍好學不倦,參加世界血友病聯盟或國際血栓及止血學大會,汲取最新血液凝固學知識,應用在病人身上。
這一招化解急診室暴力
急診室的病人心情焦急,容易和醫護人員發生衝突,甚至是醫療糾紛。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吳肇鑫建議醫生扮演急診病人角色,以病人立場和他們對話。
國健署沒說的秘密:做大腸鏡檢查,你要找這樣的醫生
檢查之前,可以詢問醫師,每檢查4人,是否就發現1人有大腸瘜肉?如果醫師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偵測率不到25%,代表他檢查有疏漏。
典範人物
李詩應、陳永綺:橫跨醫病、保險、勞資的和解天使
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推動醫病和諧,不僅鑽研學習法律,也到日本學習醫糾調解,還下一代醫學生。
劉小綺:翻轉脊柱側彎兒童開刀宿命的家長
「脊柱側彎兒不必被動等待背架,也不是只有開刀治療,我用我的兒子證明,你可以翻轉這層束縛,」台灣脊柱側彎關懷協會秘書長劉小綺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自己的經驗。
關皚麗:為台灣推動醫療外交的僑生醫師
關皚麗醫師是印尼僑生,在台習醫,推動台灣醫療外交
沈泰龍:平凡診所的不平凡醫師
包括金芭黎台商、遊覽車傳播鏈、海軍艦隊官兵染疫的3次事件,沈泰龍一共3度及早通報新冠肺炎境外及本土個案,才遏止新冠病毒可能在高雄市社區大幅蔓延的危機。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沈泰龍對傳染病特別注意,總是提高警覺。特別詢問台商的旅遊史、接觸史,還提醒他必要時應該到醫院就醫,也通報衛生局。
鄭達志(Dr. John Cheng):為朋友捨命的大愛
5月15日的加州教會槍擊案,奮不顧身救人而喪失己命的鄭達志醫師,1968年出生,是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受過運動醫學科訓練,不但擅長急診醫學、男性醫學、營養學,也橫跨其他醫學領域,例如,睡眠障礙、打呼和注意力不集中,他還擔任武術教練,可謂多才多藝。
李宏昌:小兒超音波的先驅醫師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李宏昌從醫半世紀,是國內最早使用超音波,檢查兒童腸胃系統的先驅。他發表論文、演講超過上千次,成為教科書內容,也寫下10本著作。由於他無私推廣,超音波因而成為小兒科醫師的另一個聽筒。因為他的努力,及早發現兒童腸胃疾病。
李詩應、陳永綺:橫跨醫病、保險、勞資的和解天使
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推動醫病和諧,不僅鑽研學習法律,也到日本學習醫糾調解,還下一代醫學生。
劉小綺:翻轉脊柱側彎兒童開刀宿命的家長
「脊柱側彎兒不必被動等待背架,也不是只有開刀治療,我用我的兒子證明,你可以翻轉這層束縛,」台灣脊柱側彎關懷協會秘書長劉小綺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自己的經驗。
關皚麗:為台灣推動醫療外交的僑生醫師
關皚麗醫師是印尼僑生,在台習醫,推動台灣醫療外交
沈泰龍:平凡診所的不平凡醫師
包括金芭黎台商、遊覽車傳播鏈、海軍艦隊官兵染疫的3次事件,沈泰龍一共3度及早通報新冠肺炎境外及本土個案,才遏止新冠病毒可能在高雄市社區大幅蔓延的危機。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沈泰龍對傳染病特別注意,總是提高警覺。特別詢問台商的旅遊史、接觸史,還提醒他必要時應該到醫院就醫,也通報衛生局。
來稿分享
歡迎醫事人員來稿推薦您心目中推動醫界公益的典範人物
分享您的醫病溝通故事、醫療新技術
或是您的斜槓專長、創業或轉職歷程,讓更多同業向您學習職場經驗
看我創業
王桂良:看我幫大陸富豪回春抗老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繼上海安法診所之後,在2022年到北京、海南島設立分支,是台灣西進大陸設立最多據點的醫療院所。
陳欽章:顛覆牙醫傳統的牙醫創業家
「我從來沒想過要當醫生,」陳欽章談起自己的創業歷程,其實並不在人生計畫。
他原本想做建築師,因為考上台大,就選了和建築最相關的土木系,並且選修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朝著建築師的夢想前進。
陳勇利1:我把副業攻進虹夕諾雅谷關、礁溪老爺
陳勇利看到病人抱怨病痛、中藥藥味苦澀,便順應養生風潮,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把中草藥、西方花草,做成養生茶,2019年到2022年連續4年在「食品界米其林」的比利時iTQi大賽拿到冠軍。
沈瑞斌:讓美顏針成為台灣中醫的特色醫療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認為,三伏貼、埋線減重已經深入民眾心中,美顏針將是下一項中醫創新治療。多年來,中醫診所以跌打損傷、推拿為主,只要用心經營,應該可以有更多樣貌。如果台灣有3成中醫會施作,美顏針就能成為特色醫療,在中醫界站穩地位。
陳勇利2:開設診所的4項挑戰
「開業醫生會遇到4大挑戰,」陳勇利說出開業23年的心得,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醫病關係,由於關乎病人求診次數和診所收入,值得醫生深思。
尤信貿:我的興趣開創一舉三得的格局
物理治療師尤信貿喜愛運動,從興趣發展,進而創業,開設物理治療所
王桂良:看我幫大陸富豪回春抗老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繼上海安法診所之後,在2022年到北京、海南島設立分支,是台灣西進大陸設立最多據點的醫療院所。
陳欽章:顛覆牙醫傳統的牙醫創業家
「我從來沒想過要當醫生,」陳欽章談起自己的創業歷程,其實並不在人生計畫。
他原本想做建築師,因為考上台大,就選了和建築最相關的土木系,並且選修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朝著建築師的夢想前進。
陳勇利1:我把副業攻進虹夕諾雅谷關、礁溪老爺
陳勇利看到病人抱怨病痛、中藥藥味苦澀,便順應養生風潮,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把中草藥、西方花草,做成養生茶,2019年到2022年連續4年在「食品界米其林」的比利時iTQi大賽拿到冠軍。
沈瑞斌:讓美顏針成為台灣中醫的特色醫療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認為,三伏貼、埋線減重已經深入民眾心中,美顏針將是下一項中醫創新治療。多年來,中醫診所以跌打損傷、推拿為主,只要用心經營,應該可以有更多樣貌。如果台灣有3成中醫會施作,美顏針就能成為特色醫療,在中醫界站穩地位。
看我轉行
張瑀庭:從護理師到食物算命師的歸零人生
美食作家張瑀庭說,「我味覺敏銳,發揮了上帝給我的才能,」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只要能夠找到,充實相關知識,必定可以發光發熱。
余志祥:藥廠工作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
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唸醫學的余志祥,畢業之後到德州大學休士頓分校附設醫院影像醫學部工作。原本以為會在美國行醫一輩子,當個重視家庭生活的醫生,因為台灣家人要求,在2011年回台,結束2年半的醫師訓練,卻也開啟意外的職場生涯。
陳俞宏:不當醫生改賣保險的樂趣
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家醫科醫生陳俞宏為了照顧子女,辭去醫生工作,轉行當保險經紀人,不僅收入是從前的2倍,也獲得時間自由,還考上滑雪、帆船教練證照,直呼不想回頭了。他是怎麼辦到的? 醫生是一分社會地位崇高、收入穩定的工作,少說要花費10多年光陰、治療過千百名病人,才能養成。對晨陽保險經紀人公司區經理、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家醫科醫生陳俞宏來說,為了家庭,過去付出的努力皆可拋棄,他轉行去賣保險,走出新的人生道路。 醫生去賣保險?是不是像博士去賣雞排?會不會大材小用?醫院同事、學校同學怎麼看待? 我不在乎別人眼光 ...
張可佩:拆解藥廠醫生的工作任務
張可佩醫師告訴我們,藥廠醫生在做那些事,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可以勝任。
張瑀庭:從護理師到食物算命師的歸零人生
美食作家張瑀庭說,「我味覺敏銳,發揮了上帝給我的才能,」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只要能夠找到,充實相關知識,必定可以發光發熱。
余志祥:藥廠工作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
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唸醫學的余志祥,畢業之後到德州大學休士頓分校附設醫院影像醫學部工作。原本以為會在美國行醫一輩子,當個重視家庭生活的醫生,因為台灣家人要求,在2011年回台,結束2年半的醫師訓練,卻也開啟意外的職場生涯。
陳俞宏:不當醫生改賣保險的樂趣
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家醫科醫生陳俞宏為了照顧子女,辭去醫生工作,轉行當保險經紀人,不僅收入是從前的2倍,也獲得時間自由,還考上滑雪、帆船教練證照,直呼不想回頭了。他是怎麼辦到的? 醫生是一分社會地位崇高、收入穩定的工作,少說要花費10多年光陰、治療過千百名病人,才能養成。對晨陽保險經紀人公司區經理、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家醫科醫生陳俞宏來說,為了家庭,過去付出的努力皆可拋棄,他轉行去賣保險,走出新的人生道路。 醫生去賣保險?是不是像博士去賣雞排?會不會大材小用?醫院同事、學校同學怎麼看待? 我不在乎別人眼光 ...
張可佩:拆解藥廠醫生的工作任務
張可佩醫師告訴我們,藥廠醫生在做那些事,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可以勝任。
看我斜槓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張立人:用整合醫學幫自己減重,也治療病人
張立人因為工作壓力,變得肥胖,30歲就被誤認為中年大叔。後來,他學習整合醫學,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幫自己減重,沒有復胖,現在也以此治療病人。
廖泊喬2:不在乎稿酬,只在乎寫作之樂
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泊喬熱愛寫作,是斜槓醫師
廖泊喬1:最了解古代文豪酒癮酒駕的醫師
擁有成癮防治科、精神科雙專科執照的廖泊喬,熱愛古典文學與寫作,他發現酒駕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大文豪酒駕,行為反常,甚至醉臥池塘,眾人皆知,還成為小孩的童謠。
李盈盈:站上國際選美舞台的醫事人員
面容清秀、擁有174公分身高的李盈盈,是國內少數參加國際選美比賽的醫事人員。當她穿上白袍,是陪伴遭家暴兒童的大姐姐;當換上泳裝,走在伸展台上,她又是身材曼妙的選美小姐。
林元敏:台灣第一位參選民代的牙醫教授
身為國立大學教授,社會地位崇高,大可工作到65歲退休,卻愛管人閒事。「我是看不慣社會上那些不公不義的陋習,不願默然坐視,總要有人改變,」他說。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張立人:用整合醫學幫自己減重,也治療病人
張立人因為工作壓力,變得肥胖,30歲就被誤認為中年大叔。後來,他學習整合醫學,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幫自己減重,沒有復胖,現在也以此治療病人。
廖泊喬2:不在乎稿酬,只在乎寫作之樂
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泊喬熱愛寫作,是斜槓醫師
廖泊喬1:最了解古代文豪酒癮酒駕的醫師
擁有成癮防治科、精神科雙專科執照的廖泊喬,熱愛古典文學與寫作,他發現酒駕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大文豪酒駕,行為反常,甚至醉臥池塘,眾人皆知,還成為小孩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