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Dr.131醫生醫 | 7 月 3, 2023 | 典範人物, 動態訊息, 看我斜槓
「發現缺藥,直接上『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網站登記,不要告訴媒體,他們不能解決問題,」衛福部長薛瑞元在2023年4月的一場缺藥說明記者會上,這樣告訴大眾。 薛瑞元這句話其實是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說的。她是一名基層藥師,在台北市開設一家10多坪大的藥局,既不是連鎖藥局老闆,也不是藥界理事長,為什麼會引起官員注意? 2022年春天,歐美因為疫情、俄烏戰爭、航運船隻塞港、原物料短缺等因素而缺藥,沈采穎在一場藥品座談會就強調,缺藥問題不可小覷,食藥署應該成立缺藥中心,主動監測國內藥品供應,尋找替代方案,以免措手不及。...
by Dr.131醫生醫 | 5 月 25, 2023 | 典範人物, 動態訊息
醫界夫婦檔不少,能夠憑藉專業知識,橫跨醫學、金融、勞資等三大領域者,卻不多見。 西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詩應、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這對醫師夫婦,將調解醫療糾紛的原理,應用到保險理賠、勞資關係,協助金融界和政府解決爭議,雙雙成為跨界醫師。 看著他們打開手機的APP,竟然有多名國泰人壽工作人員留言,求助客訴問題、理賠糾紛,李詩應忙著回覆之餘,還要以新北市勞動調解委員的身分,幫助企業排解勞資問題;陳永綺則忙著擔任新北地院家事調解委員。...
by Dr.131醫生醫 | 12 月 27, 2022 | 典範人物, 動態訊息
根據統計,青少年脊柱側彎盛行率是5~10%,由於沒有症狀,父母也難以發現,直到側彎角度變大,才察覺異樣,開刀治療,嚴重者甚至得一次又一次開刀而痛苦不堪。 「愈早發現,愈早運動、復健,矯正脊柱,不一定非要開刀,」家有脊柱側彎兒的台灣脊柱側彎關懷協會秘書長劉小綺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自己的經驗。 YouTube上有一則衝浪兄妹的影片,一個男孩趴在衝浪板上,雙手奮力向前划行,終於成功站上衝浪板,破浪前行,他就是劉小綺的兒子:馬灝。...
by Dr.131醫生醫 | 10 月 6, 2022 | 典範人物, 動態訊息
在以男性居多的外科醫師裡,女醫師也有出頭的一天,而且代表台灣,走上世界舞台。 以推動國際人道救援、卓越手術交流,擁有106個會員國的國際外科學院(簡稱ICS)成立87年來,首度出現女性領導者,她就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教授關皚麗,也是台灣第一位神經外科女醫師,至今也是唯一的神經外科女教授。 歷史悠久的ICS向來由男醫師主導,關皚麗能在百餘個會員國中脫穎而出,是繼已故台大外科教授李俊仁之後,第二位接任理事長的台灣醫師,並且在2022年2月11日晚間舉行上任典禮。 ...
by Dr.131醫生醫 | 7 月 8, 2022 | 典範人物, 動態訊息
2020年1月發現高雄市金芭黎舞廳台商確診的基層診所醫師沈泰龍,今天傳來不幸過世的消息,享年61歲。高雄市醫師公會表示,沈泰龍過世前夕,即使自己很不舒服,依舊掛念著病人,要去診所為他們治病。 沈泰龍是小兒科專科醫師,他不僅向高雄市衛生局通報金芭黎舞廳的確診台商,後來更幫助高雄市府找出「遊覽車傳播鏈」、「海軍艦隊官兵染疫」,3度提醒防疫破口,市長陳其邁讚許他認真機警,默默守護社區民眾健康。...
by Dr.131醫生醫 | 5 月 17, 2022 | 典範人物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這是《新約聖經約翰福音》15章13節的經文,記載著耶穌對門徒的教導。 這項使命,好難做到! 這項既偉大又挑戰人性的使命,除了耶穌救贖人類,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自己能夠做到,發生在5月15日的加州教會槍擊案,奮不顧身救人而喪失己命的鄭達志醫師也做到了。 1968年出生的鄭達志是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受過運動醫學科訓練,不但擅長急診醫學、男性醫學、營養學,也橫跨其他醫學領域,例如,睡眠障礙、打呼和注意力不集中,他還擔任武術教練,可謂多才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