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男性居多的外科醫師裡,女醫師也有出頭的一天,而且代表台灣,走上世界舞台。
以推動國際人道救援、卓越手術交流,擁有106個會員國的國際外科學院(簡稱ICS)成立87年來,首度出現女性領導者,她就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教授關皚麗,也是台灣第一位神經外科女醫師,至今也是唯一的神經外科女教授。
歷史悠久的ICS向來由男醫師主導,關皚麗能在百餘個會員國中脫穎而出,是繼已故台大外科教授李俊仁之後,第二位接任理事長的台灣醫師,並且在2022年2月11日晚間舉行上任典禮。
換肝手術權威陳肇隆醫師(右)為關皚麗醫師戴上國際外科學院理事長徽章,恭賀她成為學院成立87年來的第一位女性領導者。
印尼來台僑生 融入台灣生活
高醫表示,關皚麗能夠獲選,除了她的醫療學術與技術備受肯定,其悲天憫人的醫者情懷,不是到台灣偏鄉,就是醫療落後國家義診,受到各國敬重。
說話帶著東南亞華語口音的關皚麗,在印尼出生。她在政治不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從小便立志長大後要當醫師(延伸閱讀:賴春生:世界第一的眼瞼下垂治療專家)。
她來台就讀高雄醫學院(高雄醫學大學前身)醫學系,後來念到醫務管理碩士、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她回想剛來台灣念書,不會說台語,幸好個性隨和,很快就融入台灣人的生活圈,即使到市場買菜,菜販也會主動和她打招呼。
榮譽:
2020年第五屆國際醫療典範個人獎
2021年外交之友貢獻獎殊榮
第35屆十大傑出青年獎
外科女醫生 遭到排擠
在那個年代,外科是男醫生的天下,關皓麗偏偏就想要選外科。可是,她還不敢十分篤定,只好徵詢學長、老師,幸好師長都鼓勵她,後來,學長還帶著她到急診室學習,她愈做愈感興趣,便決定選擇外科。
「剛開始的第一年,我想放棄! 」她回憶當時,萬綠叢中一點紅,感覺自己被排擠。由於沒有女醫師宿舍,值班的時候和男性同一間,很不方便,只能和同為女性的護士在一起。
不過,她告訴自己,不要拿別人的失誤影響自己的志趣,她仍然堅定朝外科路線前進。由於工作勤奮,態度認真,她在男醫師當中一枝獨秀,在外科領域有優良表現,成為台灣第一位神經外科女醫師,至今開過的腦部及脊椎手術逾7000例。
關皚麗醫師(右)積極投入國際醫療,曾在印尼一間荒廢的手術房,靠著微弱的手機照明,搶救一名手掌長瘤的小朋友。
醫療無國界,她在20多年前開始加入ICS,積極參與國內外偏郷醫療服務,足跡遍及六大洲10個國家,曾經在印尼小島上一間荒廢已久的手術房,靠著微弱的手機照明,為一名手掌長腫瘤的小朋友進行手術(延伸閱讀:以巴衝突,急診醫師洪上凱勇闖加薩走廊支援醫療,為當地人求生意志落淚)。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她主動尋求資源,幫助印尼醫護人員渡過難關,改善印尼小島深山居民的生活困境。她的理念是,只要有愛,不論是做大事或小事,都一樣重要,只要實踐,「Just Do It(去做就對了)!」。
關皚麗醫師(後排右4)關心偏鄉醫療,義診足跡踏遍六大洲十餘國。
代表台灣 參加WHA會議
關皚麗致力於國際醫療,每年進出國門高達15~20次。2020年,台灣沒有受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她卻以ICS候任理事長的身分,代表台灣參加視訊會議,和越南、印尼分享台灣的防疫經驗。
儘管疫情肆虐全球,關皚麗不能到醫療落後國家,她那顆助人的熱心並沒有澆熄,轉而前往台灣偏鄉行醫,繼續發揮愛心,台東縣長濱鄉就是她2020年義診的地方。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腦神經外科主任、
神經外科加護病房主任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神經血管研究中心研究員、神經外科客座教授
美國耶魯大學神經癲癇中心研究員
她整合北中南的醫療資源,率領醫療團隊,帶著最先進的超音波儀器與牙科器械,結合疼痛科、雷射、麻醉及中醫,幫當地民眾解決疼痛及關節問題。
帶領年輕醫師參與國際醫療
這些年來,關皚麗以高醫為出發點,帶領台灣年輕醫師走向世界,讓更多外籍人士認識台灣。疫情期間,她使用網路,號召ICS國際會員在線上對話,舉行視訊行政會議與學術研討會,互相分享成果。
2022年7月,關皚麗憑藉優秀的醫療實力,為台灣打贏一場外交勝仗。她成功爭取會員醫師支持,讓台灣在國際外科學院官網上從Taiwan, China刪去中國的名字,為台灣正名,締造外交一大勝利。
關皚麗教授為台灣第一位神經外科女醫師,開過的腦部及脊椎手術逾7000例。
台灣處於外交困境,關皚麗以台灣醫療軟實力幫助政府拓展外交,推動國際醫療、捐贈防疫物資,分享抗疫成功經驗。
她經常收到各國政府的感謝函,獲得2020年第五屆國際醫療典範個人獎,以及2021年外交之友貢獻獎殊榮。在接掌ICS後,她將持續為偏遠地區提供醫療服務努力。
圖片來源: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