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心臟移植、肝臟移植,可是,你知道小腸也可以移植嗎?

患有巨膀胱細小結腸蠕動不良症候群的姚小妹,一生下來,小腸就不能蠕動,只要吃一點東西,就會吐出來。她體型瘦小,鎖骨下有個貼布,藏著人工血管,一天當中,有18個小時必須從這裡注射靜脈營養液,才能活下去。

「除非有腦死者捐贈小腸,進行移植,否則這樣的孩子很難順利長大,」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表示。據她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0名兒童與成人因為小腸阻塞,要靠靜脈營養液生活,有些人忍受不了痛苦,被逼得走上絕路。

 

陳芸為患有先天性腸衰竭的兒童移植小腸,幫助他們可以像正兒童一般進食,快樂成長。

 

所幸2018年底,這位4歲的姚小妹幸運等到捐贈的小腸,經由陳芸12個小時的移植手術,今年8歲的她不但可以吃喝,還能上學,就像正常孩子一般。

2007年以來,陳芸和60名團隊人員已經幫29個像姚小妹這樣有腸衰竭的病人移植小腸,平均每年要治療3人,技術純熟,她是台灣第一個移植小腸的醫師,也創下亞洲單一移植中心數量最多的紀錄。

接受陳芸移植小腸的病人從2~64歲都有,她表示,有的成人因為三高問題,出現血栓,如果血栓進入小腸,就會造成腸中風。顧及病人安全,過了65歲的人,不適合移植,只能改以靜脈營養治療。

 

醫療專長:

小腸移植與腸衰竭重建

新生兒各式畸形手術

小兒疝氣、隱睪症、包皮炎

小兒腸胃道與肝膽方面手術

小兒胸廓畸型、漏斗胸、雞胸

小兒泌尿系統相關手術

治療優勢:

執行超過2000例以上小兒腹腔鏡手術

小腸移植進行29例

通過活體小腸移植人體試驗計畫

小腸移植1年存活率達83%3年存活率為79%5年存活率是75%

 

小腸移植成功率不輸國際

在她的手裡,病人移植之後,1年存活率達83%3年存活率為79%5年存活率是75%。相較國際間5年存活率的60~65%相比,這樣的成績毫不遜色,甚至更好。

專攻小兒外科的陳芸,有著孩童般的天真笑容。她說,因為喜愛兒童,加上看到病童開刀後,療效立竿見影,讓她充滿成就感,就這樣走上了這條外科之路。

 

陳芸到美國進修,學習小腸移植術,回台之後,先進行豬隻動物實驗,再進入人體治療。如今,病人一年存活率超過8成,成效不輸國際。

 

在行醫過程中,她看到小腸不能蠕動的幼童,在切除壞死的腸子之後,需要長期仰賴靜脈營養存活,卻又未必能夠長大而感到不捨,因此,她一直希望能找到救治方法。

直到1995年,國外使用移植小腸治療腸衰竭、腸扭轉,有90多名病人接受手術,陳芸覺得自己的病人有望了,便在1999年前往美國,參加醫學會議,並且在2004年赴美學習一年。

2005年返台,她以豬為實驗對象,進行1年的動物實驗,以便為人體試驗做準備。

 

台灣第一位接受小腸移植手術的病人,因為不能進食,從小就不知道食物的滋味。接受手術之後,可以吃香腸,嚐到美食。

改寫台灣移植器官歷史

2007年可說是台灣改寫移植醫學的時刻,亞東醫院獲衛福部核准進行小腸移植人體試驗。陳芸可以為一名小腸蠕動不良的9歲女孩移植,這是國內第一例,讓台灣有能力移植腎臟、心臟、肝臟之外,又多了一種器官,世界因此看到台灣的醫療實力。

陳芸表示,這名孩童從小靠著靜脈注射營養液生活,幾乎不知道食物的滋味,手術之後,從一口口牛奶、稀飯、蒸蛋到肉鬆、德國香腸,終於嚐到食物的味道。

經過休養,她身體進步許多,以前每天行動要拖著點滴架,如今終於可以脫去束縛,自由行動了。雖然在高三那年,因為多重疾病不幸過世,可是,靠著移植小腸,多活了9年。

 

榮譽:

2006年世界移植醫學會-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07年遠東集團遠東精神獎、醫療服務創新獎

2012年有庠基金會有庠傑出教授獎

2012年新北市醫療公益獎醫療貢獻個人獎

2013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

2016年全國醫療典範獎

2019 新北市醫療公益獎特殊貢獻個人獎

 

 

2011年,陳芸完成5例小腸移植,協助衛福部制定小腸移植醫師與移植醫院規範,第二年,衛福部公告移植規範內容,她也隨即申請,正式成為國內第一位可以執行小腸移植的醫師。

雖然台灣器官移植的案例並不少見,其實,發展比國外慢了幾年,其中,小腸移植更是整整晚了19年!幸虧陳芸的努力,這14年來,台灣累積了相當的移植經驗,她也從2007年開始在國際間發表論文。

陳芸的治療成果吸引比利時、越南、天津市等海外醫師前來學習,她也從過去到美國當研究員,身分轉變為傳授技能的教師,還培養三總、高醫附醫、中醫附醫成立移植團隊,將這項移植技術發揚光大。

對於不能移植的小腸病人,她則研發了一套自我照顧法則,幫助病人不必住院,在家藉由靜脈營養維生,也能適量品嚐食物,保有自由活動的能力。「一位84歲的阿伯帶著點滴架到北海道旅遊時,就在遊覽車上注射點滴,」她表示。

 

陳芸(後排右一)率領醫療團隊,為腸衰竭病人進行手術。她獲得衛福部核准,可以進行活體小腸移植,幫5等親以內的親屬配對,增加病人移植機率。

 

2021年展開活體小腸移植

隨著陳芸醫術精進,衛福部在2021年核准她進行活體小腸移植,成為台灣先例。也就是說,過去等待腦死者捐贈的規定將被打破,5等親之內的家屬經過配對,適合捐贈,就可以移植小腸給病人。

「只要捐贈100~150公分的小腸,病人就可以存活,改變他們的生命!」陳芸解釋,人體小腸長達4~6公尺,即使大幅截短,剩下100公分,也能活下去。亞東醫院從2021年起,在3年內提供3個免費活體移植的名額,讓病人有新生命。

 

學歷: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大醫學系

經歷:

亞東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教學部主任、外科部主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移植外科研究員、美國芝加哥大學兒童醫院研究

 

 

「有海外病人探詢活體移植,受疫情影響,現在不能來台,」陳芸表示。由於活體移植取得小腸的機率較高,她建議,病人由2位親屬陪同來台,從移植、接受追蹤到復原,共同在台停留。

相信台灣小腸移植的專業技術,在陳芸的推動之下,治療成果將會傲視國際。

 

圖片來源陳芸副院長、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