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epreneurship
醫外人生
看我轉行
張瑀庭:從護理師到食物算命師的歸零人生
美食作家張瑀庭說,「我味覺敏銳,發揮了上帝給我的才能,」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只要能夠找到,充實相關知識,必定可以發光發熱。
余志祥:藥廠工作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
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唸醫學的余志祥,畢業之後到德州大學休士頓分校附設醫院影像醫學部工作。原本以為會在美國行醫一輩子,當個重視家庭生活的醫生,因為台灣家人要求,在2011年回台,結束2年半的醫師訓練,卻也開啟意外的職場生涯。
陳俞宏:不當醫生改賣保險的樂趣
張可佩:拆解藥廠醫生的工作任務
張可佩醫師告訴我們,藥廠醫生在做那些事,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可以勝任。
張瑀庭:從護理師到食物算命師的歸零人生
美食作家張瑀庭說,「我味覺敏銳,發揮了上帝給我的才能,」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只要能夠找到,充實相關知識,必定可以發光發熱。
余志祥:藥廠工作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
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唸醫學的余志祥,畢業之後到德州大學休士頓分校附設醫院影像醫學部工作。原本以為會在美國行醫一輩子,當個重視家庭生活的醫生,因為台灣家人要求,在2011年回台,結束2年半的醫師訓練,卻也開啟意外的職場生涯。
陳俞宏:不當醫生改賣保險的樂趣
張可佩:拆解藥廠醫生的工作任務
張可佩醫師告訴我們,藥廠醫生在做那些事,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可以勝任。
看我創業
王桂良:看我幫大陸富豪回春抗老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繼上海安法診所之後,在2022年到北京、海南島設立分支,是台灣西進大陸設立最多據點的醫療院所。
陳欽章:顛覆牙醫傳統的牙醫創業家
「我從來沒想過要當醫生,」陳欽章談起自己的創業歷程,其實並不在人生計畫。
他原本想做建築師,因為考上台大,就選了和建築最相關的土木系,並且選修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朝著建築師的夢想前進。
陳勇利1:我把副業攻進虹夕諾雅谷關、礁溪老爺
陳勇利看到病人抱怨病痛、中藥藥味苦澀,便順應養生風潮,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把中草藥、西方花草,做成養生茶,2019年到2022年連續4年在「食品界米其林」的比利時iTQi大賽拿到冠軍。
沈瑞斌:讓美顏針成為台灣中醫的特色醫療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認為,三伏貼、埋線減重已經深入民眾心中,美顏針將是下一項中醫創新治療。多年來,中醫診所以跌打損傷、推拿為主,只要用心經營,應該可以有更多樣貌。如果台灣有3成中醫會施作,美顏針就能成為特色醫療,在中醫界站穩地位。
陳勇利2:開設診所的4項挑戰
「開業醫生會遇到4大挑戰,」陳勇利說出開業23年的心得,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醫病關係,由於關乎病人求診次數和診所收入,值得醫生深思。
尤信貿:我的興趣開創一舉三得的格局
物理治療師尤信貿喜愛運動,從興趣發展,進而創業,開設物理治療所
王桂良:看我幫大陸富豪回春抗老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繼上海安法診所之後,在2022年到北京、海南島設立分支,是台灣西進大陸設立最多據點的醫療院所。
陳欽章:顛覆牙醫傳統的牙醫創業家
「我從來沒想過要當醫生,」陳欽章談起自己的創業歷程,其實並不在人生計畫。
他原本想做建築師,因為考上台大,就選了和建築最相關的土木系,並且選修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朝著建築師的夢想前進。
陳勇利1:我把副業攻進虹夕諾雅谷關、礁溪老爺
陳勇利看到病人抱怨病痛、中藥藥味苦澀,便順應養生風潮,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把中草藥、西方花草,做成養生茶,2019年到2022年連續4年在「食品界米其林」的比利時iTQi大賽拿到冠軍。
沈瑞斌:讓美顏針成為台灣中醫的特色醫療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認為,三伏貼、埋線減重已經深入民眾心中,美顏針將是下一項中醫創新治療。多年來,中醫診所以跌打損傷、推拿為主,只要用心經營,應該可以有更多樣貌。如果台灣有3成中醫會施作,美顏針就能成為特色醫療,在中醫界站穩地位。
看我斜槓
沈采穎:為什麼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
藥師沈采穎不怕得罪官員,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她認為,社會需要敢說真話的人,只要媒體詢問,就據實以報,甚至關注美國短缺癌症化療藥,可能影響台灣,希望衛福部採取作為,讓病人有藥能用。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張立人:用整合醫學幫自己減重,也治療病人
張立人因為工作壓力,變得肥胖,30歲就被誤認為中年大叔。後來,他學習整合醫學,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幫自己減重,沒有復胖,現在也以此治療病人。
廖泊喬2:不在乎稿酬,只在乎寫作之樂
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泊喬熱愛寫作,是斜槓醫師
廖泊喬1:最了解古代文豪酒癮酒駕的醫師
擁有成癮防治科、精神科雙專科執照的廖泊喬,熱愛古典文學與寫作,他發現酒駕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大文豪酒駕,行為反常,甚至醉臥池塘,眾人皆知,還成為小孩的童謠。
李盈盈:站上國際選美舞台的醫事人員
面容清秀、擁有174公分身高的李盈盈,是國內少數參加國際選美比賽的醫事人員。當她穿上白袍,是陪伴遭家暴兒童的大姐姐;當換上泳裝,走在伸展台上,她又是身材曼妙的選美小姐。
沈采穎:為什麼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
藥師沈采穎不怕得罪官員,敢揭發史上最大缺藥潮。她認為,社會需要敢說真話的人,只要媒體詢問,就據實以報,甚至關注美國短缺癌症化療藥,可能影響台灣,希望衛福部採取作為,讓病人有藥能用。
林耿立:沒車沒房的富有人生
每週看診6小時、每天睡足6~8小時,相信這樣的生活步調令許多醫生羨慕,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林耿立就是如此。林耿立除了在媒體宣導預防精神疾病,也在財經媒體分享自己投資理財的經驗。來到他的診所,一進門就能看到書櫃上擺滿財經雜誌,讓病人在候診的時間,能夠吸收最新的財經資訊。
張立人:用整合醫學幫自己減重,也治療病人
張立人因為工作壓力,變得肥胖,30歲就被誤認為中年大叔。後來,他學習整合醫學,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幫自己減重,沒有復胖,現在也以此治療病人。
廖泊喬2:不在乎稿酬,只在乎寫作之樂
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泊喬熱愛寫作,是斜槓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