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院所分布地點存在城鄉差距,麻醉科專科醫師的分布也是如此。
台灣現在約有1400名麻醉科專科醫師,10年內成長39%,將近4成。雖然快速成長,偏鄉地區、診所的麻醉科專科醫師總共不到200人。由於麻醉屬於高風險醫療行為,如果沒有專科醫師執行,可能會傷害病人,發生醫療糾紛(延伸閱讀: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手術的時候,你知道是誰幫你麻醉?他有沒有麻醉科專科醫師執照?」耕莘醫院麻醉部主任、前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鄒美勇拋出警語。
然而,根據調查發現,無論是診所或大醫院,有7成民眾手術動刀的時候,不知道幫自己麻醉的人是誰!
鄒美勇表示,台灣一年有240~250萬例全身麻醉的手術,平均每13秒就有一例。民眾往往只顧及手術潛在風險,卻忘了麻醉涉及自身安全,不知道茲事體大。
根據台灣麻醉醫學會網站記載,麻醉科醫師除了手術麻醉,也參與重症加護、疼痛處理(疼痛門診、術後止痛)、呼吸治療、健檢等醫療工作。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麻醉人力不患寡而患不均
雖然麻醉科醫師近年成長快速,在各專科排第3名,僅次於急診科、泌尿科,麻醉人力卻出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
鄒美勇強調,現在的麻醉人力,8成集中在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超過1成在地區醫院,診所和偏鄉地區只有3%~5%。其中,醫美診所未必家家都有麻醉科醫師,卻對麻醉有高需求。
2018年「特管辦法」通過,衛福部要求全身麻醉或重度鎮靜的靜脈注射麻醉,必須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基於手術安全,麻醉科醫師要在手術前,和病人及家屬舉行諮詢門診,說明麻醉程序,解答病人疑問。
2023年,傳出一名70多歲婦女到醫美診所拉皮,疑似打完麻醉後失去意識送醫不治;2015年也發生一名婦女治療子宮肌瘤,因為手術醫師不找麻醉專科醫師,導致病人缺氧過久,變成植物人(延伸閱讀: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麻醉科醫師不是麻醉師
根據衛福部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21年年報統計,醫院自主通報麻醉事件就有91件,診所病安通報數量少,也沒有詳細分類,可能隱藏不少問題。
醫界都知道,儘管麻醉科專科護理師(簡稱麻護)是麻醉科醫師的助理,如果醫療院所沒有委託麻醉科醫師執行麻醉,不少手術就是由麻護代理,屬於密醫行為,也有逕行由手術醫師自己麻醉,假使醒不過來,受害者就是病人(延伸閱讀:胸腔手術可以免除麻醉插管)。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就說,少數診所考量成本,暗中要麻醉護理師執行麻醉醫療業務。不過,只有麻醉科醫師才能執行麻醉,而麻醉護理師只能在麻醉醫師指導下,協助醫療行為。
由於一般人不了解麻醉科醫師、麻醉科護理師的角色,甚至以為他們又名「麻醉師」,其實,根本沒有「麻醉師」這種醫事職稱。
病人如果由非麻醉科醫師執行麻醉,可能會發生醫療糾紛。
全身麻醉死亡率下降
隨著腦波監測儀器、麻醉藥物進步,1960年代,全身麻醉死亡率還是萬分之1,2000年以後,降低到10萬分之1。
鄒美勇說,台灣在2021年底核准使用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甚至開放到2歲以上兒童,在手術中有助達到深度肌肉放鬆,術後加速肌肉力量復原,減少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相較傳統藥劑,使用20分鐘之後,有將近2成病人無法脫離肌肉無力狀態,現在的藥物平均3分鐘就能恢復肌力,病人的痛苦大幅減低。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表示,麻醉安全除了要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病人接受重大手術時,自身健康情況也會影響麻醉結果。例如,身體虛弱者,超過2成出現術後肺部併發症,住院時間平均會延長17.7天,死亡率也隨之提高。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2024年在台大醫院舉辦展覽,提醒民眾麻醉安全。
麻醉程序加入怡樂適療程
「康復準備應該從疾病主治醫師決定手術的那一刻開始做起,」郭書麟強調。
近年國外流行怡樂適療程(ERAS),強調手術之前要培養足夠體力,台灣也已經引進。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醫師、藥師組成團隊,幫助病人在手術前加強營養,術後併發症可以減少一半,住院天數縮短3成,並且儘早下床,拔除身上管路。
怡樂適療程近年在許多西方國家實行,也列為消化道、婦癌、減重、大腸直腸癌的標準麻醉處置。郭書麟有一名大腸直腸癌病人,術後第2天不僅能夠下床,雙腿還能跑著去找他詢問健康問題。
由於怡樂適目前屬於自費,健保沒有給付,病人可視需要,決定使用。
圖片來源: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