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鼻炎的人為了能順利呼吸,接受手術治療,增加鼻腔空間。不過,醫師如果過度切除鼻子裡的鼻甲,矯枉過正,改變了鼻腔和鼻黏膜的原有結構,勢得其反,病人不能自在呼吸,還會影響睡眠,甚至痛苦得想要自殺。

這種因為手術造成的後遺症,叫作「空鼻症」。因為醫師過度或完全切除鼻腔裡的鼻甲,造成鼻腔通道過大,超過正常大小,剩下空空的鼻子,鼻腔裡的氣流變成亂流,病人反而吸不到空氣,只得用嘴呼吸,情緒不好,影響精神狀態。

一名48歲女士從小常常過敏、鼻塞,她想改善鼻中膈彎曲與鼻甲肥大,接受3次鼻部手術。雖然症狀略有好轉,可是,幾年後又開始鼻塞,還吸不到空氣,嚴重影響睡眠,整天頭昏腦脹、精神不好,陷入焦慮與憂鬱,便到林口長庚醫院檢查(延伸閱讀: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孕育院長的搖籃)。

醫師發現她的下鼻甲被切除,而且萎縮,鼻腔通道太大,超過正常,空氣在鼻內形成亂流,無法刺激鼻黏膜,氣流不順暢,形成空鼻症。她接受人工骨內視鏡手術,重建鼻腔,導正鼻腔氣流,不但順利呼吸,睡眠及情緒問題也同時解決(延伸閱讀:黃奕修:亞洲第一個人工電子眼團隊)。

 

鼻腔通道超過正常,造成空鼻症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建嘉醫師表示,鼻部手術之後,鼻腔通道應該維持在1~2毫米左右。如果容積過大,形成空鼻症,產生亂流,看似通暢,卻仍有鼻塞、呼吸困難等後遺症。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佩雯也說,正常鼻腔應是微小通道,裡面充滿細而快速的氣流,手術後如能重建這種正常氣流,鼻腔及鼻竇黏膜就能恢復健康。

不過,長久以來,大部分的鼻中膈、鼻息肉、鼻竇內視鏡等鼻部手術,多是擴大鼻腔容積。

隨著鼻科學知識累積、空鼻症病患日漸增多,醫學界近年發現,太大的鼻腔容積弊大於利,成功的鼻部手術必須恢復正常通氣功能,而非過多破壞鼻腔組織。

空鼻症除了吸不到氣,還會刺激腦部,影響睡眠和情緒。林口長庚鼻科團隊研究證實,不少空鼻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傾向,必須積極治療。

 

李達人醫療團隊

李達人醫療團隊治療許多國內外空鼻症病人。

空鼻症病人呼吸不順睡不好

由於空鼻症病人睡眠品質普遍很差,林口長庚鼻科團隊利用腦波分析,發現他們大多是淺層睡眠,大腦根本無法好好休息,連帶影響情緒與精神態。

「病人常常被誤認為是心理問題,求助無門,他們經歷多次手術,仍舊治療失敗,」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李達人表示,空鼻症病人並不罕見,門診平均每個月約有5~10名病人。

有「台灣鼻神」封號的李達人擅長鼻部微創手術,曾經用1小時的時間就治好小S幾十年的鼻中膈彎曲,大獲讚賞,他也是空鼻症的治療專家。

李達人率先在2002年完成空鼻症手術,因為改善鼻腔內的氣流,成功治癒超過200位病人。如今,林口長庚鼻科團隊已經成為亞洲知名空鼻症治療以及研究重鎮,吸引國內及亞洲病人前往治療。

他說,治療空鼻症必須根據鼻腔生理學,觀察病人的鼻內情形,使用人工骨,以內視鏡微創進行客製化精準治療,重建鼻腔,改善鼻部相關症狀。

 

李達人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李達人有「台灣鼻神」的封號。

內視鏡鼻腔側壁重建效果最好

林口長庚鼻科團隊研究顯示,內視鏡鼻腔側壁的重建效果最好,超過9成的病人大幅改善症狀,經過3年追蹤,重建的鼻腔仍能夠維持穩定。

此外,李達人團隊為了掌握鼻腔重建手術後的改善程度,追蹤48名病患,發現失眠、睡眠障礙是空鼻症最大的後遺症。幸好手術之後,所有症狀大幅減輕,睡眠品質和情緒也跟著改善。

李達人團隊的精準醫療在2021年獲得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新創醫療技術」,他的論文也在20232月刊登在耳鼻喉科頂級國際期刊《鼻科學》(Rhinology),對空鼻症提出治療新觀念,造福廣大病患。

李達人提醒,治療空鼻症必須評估病人鼻部症狀、睡眠和情緒問題,整合外科、精神科與睡眠專科,為病人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療效才會最好。

歡迎各界推薦好醫師。粉專私訊或電郵dr131ysy@gmail.com。

 

圖片來源:林口長庚醫院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