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擔心得到癌症嗎?其實,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性更大,它比癌症病人死得多、死得快(延伸閱讀:糖尿病死亡人數超過肺癌)!

根據國健署統計2022年十大死因,因為三高、心血管疾病而死於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高血壓、腎臟病、下呼吸道疾病有近7萬人,超過死於癌症的5.1萬人(延伸閱讀:台灣2021年罹癌人數首次下降)!

 

高血脂沒有症狀   最容易被忽略

國健署還發現,癌症死亡時鐘是每1007秒有一人死於癌症,而三高慢性病死亡時鐘則是每734秒,就有一人死亡,速度比癌症要快,死亡率也遠超過肺癌與肝癌(延伸閱讀:肺癌會遺傳!家族史比老菸槍得病機率逾2倍)。

當大家只注意癌症死亡率,往往輕忽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致命性,其中,最關鍵、也最容易讓人輕忽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脂(延伸閱讀:低密度膽固醇標準有4種,50%病人不知自己超標)。

40歲的陳先生在36歲那年,從健檢報告知道自己有高血脂,可是,他認為,平時打棒球當成運動,加上沒有症狀,置之不理。直到有一次打棒球,突然感到喉嚨痛,耳鼻喉科查不出原因,轉而檢查心臟,才發現有了血栓,趕緊安裝支架(延伸閱讀:魚油紅麴薑黃保健食品白吃了,降血脂效果等於白開水)。

 

三高死亡時鐘

 

 

三高死亡人數

 

4人有1人患高血脂   全台約500萬人

國健署從2018~2022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發現,20歲以上民眾有4成患有高血脂,其中有15%的人毫不查察。換算下來,全台約500萬人有高血脂,相當每4人就有1人,他們得到心臟病的機率也增加3倍(延伸閱讀:降血壓、深度睡眠的6個有效妙招)。

「這是因為高血脂沒有症狀,自己也無法檢查,平時不會注意,直到出現胸悶胸痛、頭暈等症狀,才來治療,」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表示,有的病人還以為打球造成心臟不適,延後了6小時才去就醫(延伸閱讀:心臟動脈鈣化沒有症狀,不代表沒事)。

國健署提醒,假使左邊胸前部位突然感到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冒冷汗、呼吸困難,覺得頭重腳輕,尤其是有三高或心血管病史的人,要立刻撥打119及時就醫,爭取黃金時間、搶救生命(延伸閱讀:醫生教你血壓722(請量量)原則)。

 

心肌梗塞症狀

 

三高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年輕化   幼兒膽固醇也高

黃群耀表示,三高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愈來愈年輕,以40~50歲居多,其次是停經女性、70歲以上男性。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甚至連幼兒,都出現高血脂,低密度膽固醇(即壞膽固醇)竟然高達160~170mg/dL(延伸閱讀:心肌梗塞自我檢測的4項指標,年輕人也適用)!

他進一步解釋,如果低密度膽固醇過多,積聚在血管壁,會使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不僅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

因此,當發現自己有高血脂,為了防止心肌梗塞、中風和心臟病風險,應該要快點治療。

 

膽固醇標準

 

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易得心臟病   宜早治療   

「即使心肌梗塞病人可以在5分鐘送去急診,仍有可能死亡!」黃群耀說,醫師必須在90分鐘內打通血管,可是,有些病人沒有症狀,不知道自己已經發病而延誤送醫,因此,如果能認識疾病,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等,三高的人日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正常人的1.8、1.5及1.4倍。

黃群耀提醒,代謝症候群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低密度膽固醇、腰圍過寬等5種現象,如果具備3項以上,就是罹病,需要治療。

國健署為35~70歲民眾製作「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自己的血脂等健檢資料,可以預測未來10年得到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種疾病的風險。

 

三高慢性病
國健署呼籲民眾要提防三高和心血管疾病

 

控脂4  找回健康

國健署表示,健檢可以了解血脂數值,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血脂標準值: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 )。

國健署提供控脂4招:

1.定期健康檢查:除了企業的員工健檢,國健署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早發現異常、早期治療。

2.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預測罹患心臟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

4.戒菸改善血脂異常: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民眾戒除菸品、改善血脂異常。

諮詢專家:國健署、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醫師

歡迎各界推薦好醫師報導。粉專私訊或電郵dr131ysy@gmail.com。

 

圖片來源:國健署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