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屏東的退休小學校長劉祿德今年92歲。58歲時他發現得了糖尿病,至今與疾病相伴34年。他自己打島素,調整飲食、做運動,視糖尿病為正視健康的秘訣,糾正了得糖尿病會短命的錯誤觀念。

台灣有220萬名糖尿病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病,每年死於糖尿病超過12千人,比肺癌死亡人數還高,是第6大死因。醫師強調,糖尿病雖無法治癒,但是,只要好好控制,壽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劉祿德便是一例,他將在115日世界糖尿病日,「2023世界糖尿病日胰島素跨世紀102年活動:第二屆長壽、幸福、傑出成就獎章頒獎典禮」獲頒長壽獎。

他遵從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和醫療團隊的治療,把糖尿病當成調整健康生活的跳板。因為定期回診,反而比一般人更注重身體健康。

 

糖尿病人
92歲糖尿病人劉祿德(中)獲得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長壽獎。

 

長壽糖尿病人82歲獲碩士學位

在治療之下,他繼續讀書、寫書,82歲獲得碩士學位,由時任屏東教育大學校長的兒子劉慶中頒授學位證書,一時傳為教育佳話。他還能自行開車到診所取藥,在屏東地法院當調解委員24年,在內埔長青學苑當理事長,今年8月,還到日本旅遊10天。

李洮俊指出,台灣罹患糖尿病超過50年的民眾不在少數,只要控制得宜,活過100歲的不是沒有。

他分析,糖尿病人主要因為併發症而減壽,血糖、血脂、血壓控制不佳,大小血管病變,易有併發症。根據統計,台灣糖尿病人超過5成死於中風、心肌梗塞等大血管病變相關併發症。

 

超過5成糖尿病人死於併發症

也因為洗腎,台灣糖尿病照護與國際有差距。研究指出,60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一旦合併心血管疾病,壽命平均會少活12年;30歲發病,合併慢性腎臟病,平均折壽更是高達15年。

「問題在於國人的糖尿病控制並不理想!」李洮俊舉例,民眾擔心「西藥傷腎」「胰島素像嗎啡,打了就要終生施打」,因此,台灣胰島素施打情況並不理想。

事實上,因為胰島素的發明,102年來,可以讓先天性糖尿病兒童活下來,也延長第2型糖尿病人的生命,是醫療史上偉大的進步。

 

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醫療團體呼籲大家管住嘴、邁開腿,預防糖尿病

 

管住嘴、邁開腿預防糖尿病

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說,只要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控制達標,沒有蛋白尿、不抽菸,發生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機率比其他人低,畢竟一般人不像糖尿病人會定期就醫。

「管住嘴、邁開腿,」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引述中國大陸哈爾濱省大慶糖尿病預防的研究成果。

他說,大慶油田公司從1986年開始,進行6年、20年、23年、30年及34年的長期研究,發現6年注意飲食、運動,能預防糖尿病,並降低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和死亡風險,甚至延長1.44年壽命。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