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糾紛的病家尋求司法途徑,想要了解其中真相。司法單位向衛福部醫審會諮詢,由醫事、法學專家、學者及社會人士鑑定醫療程序,然而,參與鑑定者全是匿名,病家懷疑其中可能醫醫相護,監察委員也要求衛福部改進。
當發生醫療糾紛,第三方公正意見被視為斷定是非對錯的關鍵。在現行的醫療體制,由專家組成的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是第三方鑑定單位,醫糾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法官會依據醫審會的鑑定報告作判決(延伸閱讀: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集體醫責險減少醫糾訴訟)。
2023年4月底,傳出婦產科名醫劉偉民在2012和2015年間,為一名卵巢癌病人進行2次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不幸腫瘤破裂、轉移,在2016年死亡。
事後家屬提告,醫審會經過3次鑑定認為,劉偉民2次都使用達文西,違反醫療常規,涉嫌過失致死罪而遭起訴。
劉偉民出面澄清,表示自己富有達文西手術經驗,不會做毫無把握的事,更不可能為了學習,找病人練刀,否認醫審會指控。
回溯2月初,他又因為另一件達文西手術治療巧克力囊腫的醫療糾紛,遭控切除輸卵管、子宮頸,提早使病人進入更年期。不過,他因為術前告知,醫審會鑑定認為他的手術紀錄、病歷紀錄都沒有違反醫療常規,檢方因此判他無罪。
對醫、病而言,身為第三方的醫審會,果真能夠公正?病家找到醫審會,醫糾案件就能水落石出?醫師會服氣醫審會的鑑定報告(延伸閱讀:感謝那一場訴訟,我從此恣意遨遊醫療世界)?
醫糾案鑑定至少1次 造成訴訟延滯
根據現任監察委員高涌誠、前任監委張武修在2020年夏天的調查報告,近年法院申請醫療鑑定,平均每一件大約要耗時8~10個月。其中,約有3成的醫糾案件,需要鑑定2次,甚至2次以上,費時冗長,是醫糾訴訟延滯的主要原因(延伸閱讀:即使官司會輸也要提告的勇氣)。
張武修、高涌誠發布新聞稿表示,醫糾鑑定需要高度專業,個案之間差異很大,司法或檢察機關無法明確指出醫糾爭點,以致無法鑑定,同一案件只好數度往返醫審會鑑定(延伸閱讀: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由於重複鑑定的爭點都不相同,鑑定結果也就不一樣,張武修、高涌誠認為,如此一來,民眾對鑑定結果的公信力,產生疑慮。
醫審會不公開委員名單,容易讓病家質疑有黑箱作業。
張武修、高涌誠就接獲一件醫糾陳情案,病家控訴某財團法人醫院的醫師及護理師,訴訟期間,醫審會鑑定就達6次,而且內部委員意見歧異,大大影響法院判決結果。
以申請兩次鑑定的病家莊新明(化名)為例,他因為爸爸得腸胃炎,卻被診斷為呼吸疾病而死亡,對醫審會的報告大表質疑。他表示,鑑定委員加油添醋,不顧病房中真實的護理記錄,捏造不實病歷,逕自寫下病人沒有的症狀,令人不服,最後鑑定被告醫師沒有疏失(延伸閱讀:病家扮演柯南,挖掘醫療體系的弊端)。
醫審會鑑定醫療疏失率為2~3%
觀察衛福部公布的醫審會鑑定結果統計,扣除「非醫療」及「其他」兩類案件,近三年無法認定疏失的案件占5~6%,無疏失者86~91%,可能疏失者占1~4%,有疏失者僅占2~3%。
衛福部規定醫審會鑑定委員由不具民意代表、醫療法人代表身分的醫事、法學專家、學者及社會人士擔任,其中,法學專家及社會人士比例不得少於1/3。張武修、高涌誠質疑,醫療專家僅占少數,而鑑定意見採多數表決,醫療專業是否足夠?
醫審會鑑定委員匿名 遭外界質疑
此外,張武修、高涌誠認為,醫審會鑑定委員或是初鑑醫師均為匿名,也不必出庭,歷年來,學界、法界及實務界對此多有批評及疑慮。
律師任孝祥在媒體投書表示,外界無從得知是哪些專家學者,完成鑑定結論?他們的學經歷、專業背景如何?鑑定判斷的依據為何?外界無從監督。
「醫審會成員名單是『不能透明』的,『不透明公開』如何能『公正』?」行醫40多年的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高克培曾經投書指出,醫審會要是能做到真正的公正,絕不會有那麼多纏訟好幾年的醫糾案件。
不過,衛福部考量,醫糾鑑定委員如果具名,對當事人保障顯然不足,而且還會有後遺症,例如,受到關說、請託、騷擾等壓力,甚至可能遭到報復,加上鑑定委員工作量大,考量無法負荷頻繁及冗長的出庭、不願為難同業等因素,可以不必出庭。
醫療糾紛一旦鬧上法院,就要經由醫審會鑑定病歷,試圖還原真相。不過,真相還原十分困難,病人和家屬也未必能敘述清楚。
醫界需要鞏固人脈
「醫界是個非常自保的小圈圈,誰敢保證自己以後不犯錯、永不被告?得罪了某同業,以後的教授、副教授升等,要是碰到這位同業,豈不慘哉?」高克培一針見血,明確說出醫界現象。
高克培認為,「在這個是非不明的時代,『人捧人』都來不及,誰願意得罪別人?除非醫師(院)錯誤得實在離譜,(否則,)個案的醫審人員會想,『唉,人都會犯錯,放他一馬吧』,就成了無法公正的潛規則。」
事實上,人脈是人際關係的建立基礎,不只醫生要靠人脈,任何人都需要,放諸四海皆準。
為了改善現況,張武修、高涌誠已經提出「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設置辦法與現行運作之公信力及運作程序透明等情」一案,獲監察院通過,要求衛福部檢討改進。
只是衛福部有辦法擺脫人情世故,突破制度窠臼,達到完全公平?值得大家深切期待。
圖片來源: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