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2年中以來,擁有國外學歷的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受限於每年50個實習名額的規定,無法參加實習,不能成為合格牙醫,竟然變成了密醫,在診所為民眾洗牙、治療蛀牙(延伸閱讀:衛福部充實偏鄉牙醫,遭本土牙醫質疑坦護波波牙醫的4大疑點)。

2024年6月中旬,媒體報導高雄市Abc牙醫聯盟聘用13名密醫,在最近10年至少詐領5700萬元健保費,最少有2.6萬人次不諳實情去看診(延伸閱讀:偏鄉牙醫誰來當?波波牙醫、本土小牙醫,偏鄉需要你!)。

其中,不少密醫是沒有取得合格醫師執照、具有醫二代或政商二代身份的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延伸閱讀:當台台、波波、西西、日日牙醫都要幫台灣人看牙

Abc牙醫聯盟設立超過15年,在高屏地區擁有13間分院,是全台最大的牙醫診所,創辦人謝尚廷有「牙醫教父」的稱號(延伸閱讀:牙醫國考錄取率達97.4%,本土牙醫質疑波波牙醫享國考特權)。

外界認為,謝尚廷雇用這群醫二代或政商二代,除了節省診所成本,也是為了建立自己的人脈(延伸閱讀:為什麼頻傳醫師詐保案?人性弱點是最大關卡)。

 

波波牙醫密醫緩起訴,2年半內要成為合格牙醫

高雄地檢署在8月將全案偵結,9月中旬公布判決:由於謝尚廷等25人坦承犯行,緩起訴處分3年,並且需要分別支付國庫6萬~1300萬元不等金額,總計9200萬元延伸閱讀:牙醫師愈多,民眾看牙愈便宜?

另外,檢方要求9名擔任密醫的波波牙醫必須在2年半內通過二階國家考試,取得牙醫師執照,否則,屆時將撤銷緩起訴,改依違反「醫師法」起訴(延伸閱讀:波波牙醫爭議引發醫界內訌?基層牙醫砲轟高層破壞醫療制度)。

不過,按照衛福部規定,波波牙醫通過國考,也要完成實習,才能成為合格牙醫。由於一年只開放50個實習名額,他們必須排隊,這9人能否在2年半內順利排隊實習,不無疑問(延伸閱讀:波波牙醫爭議:公開醫師學歷是醫界霸凌?獵巫?鄙視?還是違反個資?)。

對於這樣的判決,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認為,波波牙醫變成密醫,知法犯法、無照看診,詐領健保費,檢方暫不起訴,對他們通融2年半去考執照,讓違法看診變成合法!

「司法正義何在?」黃映綺說,相較醫事人員遭遇醫療糾紛,忍受司法調查的煎熬,檢方卻對波波牙醫網開一面,讓基層牙醫相當不滿。

 

波波牙醫爭議未歇,變成密醫

其實,Abc牙醫聯盟創辦人謝尚廷過去就曾經因為雇用密醫,數度遭民眾檢舉(延伸閱讀:為什麼密醫能看診數十年,未必是醫療疏失才遭檢舉?)。

回溯2019年,有人向高雄市衛生局檢舉Abc牙醫聯盟旗下的維泰診所違反「醫師法」,雇用1名波波牙醫,遭罰20萬元;2023年,又有民眾檢舉旗下的鳳山牙醫診所有密醫看診。

這一次,高雄地檢署調查發現,有6名高階主管涉嫌違法聘用13名密醫,背景多是國外學歷的波波牙醫。他們穿著繡有「醫師」字樣的醫師服,替不知情的民眾看牙。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認為,衛福部目前核准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一年是50人,等待實習期間,他們不該冒充合格牙醫,執行醫療行為。

與潛藏在社區數十年的牙醫密醫相較,黃映綺認為,前者製作齒模,以低價招攬做假牙的病人,而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在國外受過醫學教育,更敢於幫人治病。

「民眾看牙之前,最好在診所網站查詢醫師學經歷。進入診所後,主動要求醫師出示醫師執照,」黃映綺建議,事前做好功課,就能保障就醫安全。

 

ABC牙醫聯盟
Abc牙醫聯盟是全台最大牙醫診所,暗中雇用密醫。

 

波波牙醫變成密醫,令人同情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變成密醫的消息時有所聞,」擁有中、西醫師執照、開設中醫診所的葉慧昌表示延伸閱讀:台台牙醫與波波、西西、日日牙醫掀起工作角力賽

自稱「波爸」的葉慧昌曾經將孩子送到歐洲學醫。他看到Abc牙醫聯盟雇用密醫,有的波波牙醫(國際牙醫)甚至一個月能做到65萬元的業績,比合格醫師要好,應該是很受病人信任。

他推測,可能是醫二代的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在等待實習期間,向父母學習,培養技術、注重醫病關係所致(延伸閱讀:台台牙醫市場飽和,還有多少空間容納波波牙醫?)。

「按照現在的牙醫實習名額,1000名波波牙醫(國際牙醫)要等上10年,甚至20年,才能成為牙醫,」葉慧昌說,他們付出青春和金錢,卻只能變成密醫,境況令人同情!

 

留學代辦業者造成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困境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畢業返台,政府該開放多少實習名額?是否影響本土畢業的牙醫生存空間?成為牙醫界爭議的話題(延伸閱讀:波波牙醫(國際牙醫)該不該公開學歷?)。

葉慧昌醫師曾經在媒體投書,他自稱「波爸」,陳述送孩子出國學醫的過程。他看到這群波波牙醫(國際牙醫)懷抱牙醫夢,出國留學,卻成為密醫,十分心疼他們的困境。

葉慧昌回憶,當時送孩子到歐洲學醫,無奈水土不服,只好返台,後來重考,進入醫學系,在台灣完成心願(延伸閱讀:台灣牙醫學生聯合會:對波波、西西、日日牙醫實習名額開出第一槍)。

他以過來人的身分觀察波波牙醫(國際牙醫)的實習名額爭議,是留學代辦公司造成。

他認為,衛福部每年公告國際牙醫的實習人數,這10多年來,業者勢必知道,也應該明瞭政府管控醫師總量人數、國內牙醫市場飽和,可是,業者卻不顧青年學子的未來,仍舊一批批送他們出國學醫。

在本土牙醫、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對峙的時刻,葉慧昌為什麼有勇氣出面剖析這項爭議?政府有辦法化解嗎?他接受《Dr.131醫生醫》採訪,以下是他對波波牙醫(國際牙醫)事件的看法: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
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到衛福部下跪陳情,要求開放實習名額。

 

牙醫系留學代辦廣告令人心動

我曾經是個波爸。78年前,我送老大到義大利國立米蘭大學去讀醫科。

這所學校聞名世界,向全球招生,我看它的國際排名比台大醫學系要高,好幾個老師是諾貝爾獎得主,相當心動,便參加了留學代辦公司的說明會。

為了能讓老大通過入學考試,代辦公司向我收了幾十萬元,安排他到台北補習。後來,孩子順利考上,開心前往米蘭唸書。

那裡知道這是壓力的開始。

米蘭大學以癌症治療著稱,老師教學除了筆試,還有口試,當掉還要補考,不會特別輔導,學生要苦讀,全憑自己的實力,才能通過。

老大隻身在外,不能適應這樣的教學方法,只好回來,重考醫學系,之前花費的大把鈔票和青春歲月,付諸東流。

和他同時就讀的幾個台灣學生,有人沒有通過學業考試,就花錢由代辦公司安排,轉到私立大學醫學院。

其實,我從來沒想過要孩子出國學醫,是因為收到一張廣告傳單,勾起我的念頭。老大考上國立名校理工科系、藥學系,但是,他想要行醫,我就讓他完成心願。

 

衛福部沒有及時管制波波牙醫(國際牙醫)

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和本土牙醫對峙,爭議到現在都不能解決,主要是衛福部沒有防患未然,及時管制,疏忽有太多學生到國外學醫。

2009年,衛福部就公告國際牙醫每年實習人數是30人,後來增加為50人。代辦公司必定知道實習有名額限制,可是,他們為了賺取仲介費,每一項服務可以收取數十萬元,不顧青年學成返國會面臨實習問題。

他們在醫學會刊物大登廣告,直接訴求醫師家長,大肆宣傳下,將學生送往波蘭、西班牙、義大利、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没幾年功夫,就有上千位了,也種下今日的惡果。

我想要問,他們考慮過這群青年的未來嗎?

其實,醫學是一門高度專業的學科,政府設有招生名額限制,醫師人數有總量管制,它不像其他學科,發展自由多元,不會對從業人數設限。

衛福部沒有及早注意代辦業者衍生出國學醫的嚴重性,演變今日局面,難辭其咎。

 

本土小牙醫聯盟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到立法院陳情,要求衛福部限制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

 

代辦業者不顧波波牙醫(國際牙醫)的未來

我很心疼這群波波牙醫(國際牙醫)的困境,本來以為學成歸國,可以一展鴻圖,卻卡在實習名額,要排隊等上10年、20年,才能成為牙醫,付出的時間和金錢,生存迫在眉睫,這要怎麼彌補?

說起來,本土牙醫不滿波波牙醫(國際牙醫)投入市場,我們這些波爸波媽也有責任。別人的小孩苦讀好幾年,才能考上牙醫系,我們只是有些錢,就可以送孩子出國學醫。

10多年前,入學没什麼門檻,在那個75滿級分的年代,就有41級分、家人從事醫療業的學生,在長輩勸說下到波蘭學醫。

我們家長走在投機的行徑,本土牙醫怎麼可能認同?想想我也是共犯,既可惡又可悲!

我家老三是本土牙醫,3年前畢業,等了一陣子,才找到合適的醫學訓練院所(PGY),足見國內的牙醫師資、設備、儀器、病人數是不夠的。

如果開放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實習名額,一定會犧牲本土學生的受教權,影響日後醫療品質。

 

本土小牙醫聯盟
牙醫系學生向立委陳情,牙醫市場已經飽和。

 

開放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市場將惡性競爭

一旦開放實習名額,牙醫人數大幅增加,就會像增設大學,人人都要讀大學,到最後,學生素質變差,招不到學生的學校就會倒閉,沒有病人的牙醫診所也會關門。

現在國內外排隊等待實習的波波牙醫(國際牙醫)約有1000人,不能讓他們等到白頭,才當牙醫。我認為,他們或許改行,或許留在歐洲發展,現在就有人繼續在歐洲深造,攻讀碩博士。

如果讓他們到台灣偏鄉服務,我想,憑著波爸波媽的權勢,幾年後,他們還是會爭取到都市爭食大餅,市場飽和的問題不會解決,希望衛福部能夠正視,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Abc牙醫聯盟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