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一帖清冠一號加強國人對中醫的認識。疫情之後,不論是新冠後遺症,還是調養體質,看中醫的人比疫情前增加3成,多了大約200萬人次,那些病兆可以尋求中醫協助?該如何選擇適合的中醫師呢?

爾雅中醫診所院長李昀真發現,疫情過後, 25~40歲的青壯年求診者明顯增加,尤其是長新冠上身,呼吸不順、氣喘、腸胃不適或是食慾不振,甚至因為喪失嗅覺、倦怠,擔心永遠好不了,得到憂鬱症,中醫也成為治療的希望。

她說,西方國家有醫學報導指出,有人得到長新冠,拖了一年也沒有好。由於中醫依據症狀治病,「有是症、用是藥」,不必非得確定病毒、細菌,才能給藥,因此,臨床上來看,中藥治療長新冠,經過2週調理,症狀就能改善(延伸閱讀:新冠腦霧健忘差點鬧火災,中醫治療只需2~4週)。

 

腦霧
中醫能有效治療腦霧。

 

中醫治療長新冠   2週改善

李昀真遇到一名美國病人,因為新長冠,變得十分焦慮,服用甘草、浮小麥、大棗等天然食物組成的甘麥大棗湯,情緒大幅改善。

「疫情過後,民眾為了加強免疫力,降低染疫風險,選擇看中醫,」瀚威中醫診所總院長周彥瑢分析,疫情以前,民眾為了治病才來看診,經過新冠疫情,就醫動機已經改變。

他表示,根據調查,以往有45%的民眾看中醫,是為了解決筋骨痠痛,也有20%的受訪者不了解中醫的治療項目。不過,疫情之後,民眾因為胸悶、無法咳痰等症狀求診,還順便告訴醫師睡眠不好,才知道中醫也可以治失眠(延伸閱讀:中西醫合療治癌症,急診,腦中風,化解急難重症)。

其實,感冒、胃食道逆流,甚至新冠腦霧,都可以找中醫。周彥瑢以針灸為例,WHO世界衛生組織在1996年就指出,針灸能治療64種疾病,從中風、腹瀉、兒童腦性麻痺、骨刺、神經壓迫到腸胃潰瘍等等,一概適用。

 

WHO認定   針灸能治64種疾病

不僅如此,WHO2019年還將針灸、中醫納入最新版的「全球醫學綱要」,儘管仍有西方醫師質疑,卻也顯示中醫在全球醫學界有一定分量。

目前中醫搭配西醫,除了治療癌症,也可以治療急診。也在馬偕醫院看診的周彥瑢表示,有的急診病人外傷引起疼痛,經過西醫第一步治療,再由中醫接手,以針灸緩和不適(延伸閱讀:中西醫合併治療癌症,死亡率降低31%!)。

隨著看中醫的民眾逐漸增加,醫療院所林立,李昀真提醒,即使醫療進步,中醫密醫依然存在,民眾應該尋找有執照的合格中醫師,保護自身安全,同時觀察醫師是否關注全人整體健康,而非只專注某一部位(延伸閱讀:為什麼密醫能看診數十年,未必是醫療失才遭檢舉?)。

周彥瑢中醫師
瀚威中醫診所總院長周彥瑢認為,醫病互信,病就好得快。

 

看診十問   遠離密中醫

她說,中醫問診有「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這些問題包含全人問診,可以依此判別。

「針灸治療涉及解剖學,稍有不慎,會造成氣胸,甚至死亡!」她提醒,扎針之前,中醫師應該注重醫病溝通,說明扎針的過程、位置和深度,告知是否引發疼痛,而不是硬生生直接扎入。

由於針灸療效和扎針數量有關,加上健保給付有規定限制,李昀真認為,中醫師應該事先說明,避免產生糾紛。

周彥瑢則強調,看診之前,上網查詢中醫師的學經歷和治療專長,尋找合適人選。由於醫病關係需要信任,把健康交給醫師,病才看得好。

 

醫病信任溝通   治病順利

「看病就像搭飛機,相信機組人員,你不會在買機票之前,詢問航空公司,幫你開飛機的人是否合格,」他說,如果抱持懷疑態度看診,刻意詢問不當問題,會造成醫病關係緊張。

大體說來,中醫師會為病人制定治療計畫,並告知服藥後的生理變化。周彥瑢建議民眾,不妨主動詢問醫師,治療要花多久時間,如果醫師解說不清,服用幾次藥,也不見改善,應該換其他醫師,徵詢第二或第三意見。

李昀真提醒,為了避免無法清楚說明自己的病情,看診之前,最好能事先寫下不適症狀、部位、生活作息,甚至吃過的食物,假使最近做過手術,詳細記下手術原因和術後狀況,也可以先寫下想問醫師的問題,以利互動溝通。

 

圖片來源:Photo AC、Dr.131醫生醫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