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除了西醫能,也可以尋求中醫,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根據國內一項對上百萬名癌症病人的研究,同時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死亡率會比只看西醫減少了31%,復發率和轉移率也可以降低。

「癌症病人住院期間,記得主動要求會診中醫,」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提醒病人,不要放棄中西醫合療的權利,讓中醫師調理體質,減輕病痛(延伸閱讀:第4期晚期癌症的另一希望:有人活過10年)。

他進一步表示,健保署正在推動「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多家大型醫院都有參與,中醫師能共同和西醫治療住院和門診癌症病人,即使病人出院,也可以在住家附近的中醫診所繼續接受治療(延伸閱讀:中西醫合療治癌,急診,腦中風,化解急難重症)。

這項中西醫合療癌症,已經具有相當療效,不少病人存活超過5年,中醫師也陸續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中西醫合療癌症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提醒民眾,中醫也能治療癌症。

中西醫合療癌症   死亡率減少31%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顏宏融從健保資料庫,對領有重大傷病卡、患有癌症的100多萬名病人進行研究,他發現接受中西醫合療的癌症病人,比只看西醫者死亡率減少31%,復發率和轉移率也降低,值得每個病人嘗試。

這項研究長期追蹤超過10年,病人不分癌別,結論發表在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國際期刊《整合癌症醫療》(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顏宏融說,癌症病人因為全身不舒服,治療期間會感到疼痛、失眠、焦慮和憂鬱,也會出現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腸胃不適症狀,還會感到疲倦,中醫能針對體質,以中藥、針灸改善放化療和標靶治療的後遺症。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厚勲以頭頸癌為例,說明使用中藥能減輕病人痛苦。他從院內健保資料發現,病人使用中藥,罹患口腔黏膜炎的機率比未使用者少了32%,如果使用1年,更能減少36%

口腔黏膜炎是頭頸癌放療後的後遺症,病人口腔黏膜不僅紅、腫、痛,還會潰瘍,不能吃喝、說話,也影響睡眠,間接影響抗癌體力,降低存活率,研究結果也刊登在國際期刊《整合癌症醫療》和《中醫藥研究論叢》。

屬於社區診所的彰化市榮癸貞中醫診所副院長黃頌儼,也治療許多癌症病人。他說,一名58歲肺腺癌病人化療後,全身都不對勁,白血球降低,疲倦無力、肌肉痠痛,情緒煩躁,噁心嘔吐,容易餓卻又容易腹脹。

經過藥物調理,補足氣血,全身疲倦無力、腹脹吃不下以及白血球低下等問題都迎刃而解。病人在2017年開始進行中西醫合療,至今已經活了6年。

還有一名57歲的大腸癌病人,手術、放化療之後,每天排便10多次到20多次,即使到了晚上,還會排便超過10次,而且有滲便問題,無法睡覺。

他除了頻繁排便,平時還容易腹脹腸鳴,症狀持續約有1年,相當痛苦。自從他在2020年接受中藥治療,每天解便降到5~8次,滲便也改善,晚上排便也少了。

 

7大癌症看中醫   健保有給付

「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胃癌、攝護腺癌、口腔癌等7種癌症,都可以看中醫,而且享有健保給付,」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說。

這是健保署設計的「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方案」,2023年的預算有2.4億元,明年將增加到2.6億元。

詹永兆表示,以醫院來看,今年上半年有1.4萬名癌症病人使用,共有133家醫院、358名中醫師參與。由於疫情之後,中醫看診次數增加,值得民眾認識中醫特色,多加利用。

台灣每年新增10幾萬名癌症病人(2021年新增12.1萬名病人),國人目前透過中醫治療癌症的利用率不到一半,不妨嘗試中藥、針灸治療。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