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小李(化名)因為長期工作勞累,加上熬夜、喝酒,得到肝硬化,引起腹水。他肚子腫脹,膚色又黃又黑,幸好兒子捐肝,經由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12個小時的移植手術,獲得重生,3個月後,他開起咖啡廳,還常常爬山。

小李是「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的一員,這裡的成員不是得過肝癌、急性肝衰竭,就是有肝硬化。他們能夠擁有彩色人生,是李威震幫他們移植肝臟,把他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他們看起來氣色紅潤,不像生過重病,有人換肝之後,換來強健體魄,去當板模工人,從事粗重工作,即使回到醫院看診,也沒有人能發現他們是換肝病人(延伸閱讀: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以互助精神,共同走過生死路)。

李威震從1998年開始執行肝臟移植手術,他研發了3項領先國際的移植方法:1個肝不僅同時捐給2個病人,同時創造一套公式,將30分鐘的肝臟切除計算法縮短為30秒,還打破血型限制,捐肝者、受肝者可以是2種不同血型,影響國內外醫界。

 

小李因為肝硬化,引發腹水,肚子腫脹,皮膚變得又黃又黑(左)。經由李威震移植肝臟手術,他展開新人生,開起咖啡店,常常爬山,變得相當健康。

 

台灣肝臟移植成果  世界第一

「台灣肝臟移植病人5年存活率為70%,堪稱世界第一!」李威震分析,目前台灣有10幾家醫院執行肝臟移植。因為醫院林立,病人可以快速到院就醫,成績因而比美國好上2~3%(延伸閱讀:李威震醫療團隊讓1400名肝臟移植病人重啟彩色人生

換肝這項傲人成績,讓台灣揚名國際,世界看到台灣的醫療技術,其中就有李威震的創新技術(延伸閱讀:肝癌有6種症狀,還要留意這種手掌)。

 

醫療專長:

1.一肝兩用移植技術

2.研發李式公式

3.不同血型肝臟移植技術

4.急性肝衰竭孕婦換肝

治療優勢:

1.累積1200例肝臟移植

2.5年存活率達70%

3.存活最久者至今24年

 

喜愛自我挑戰的李威震看到肝臟移植是難度最高的手術,在總醫師任內便立志鑽研。1996年,他到世界最大的肝臟移植聖地--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學習,2年後,返回長庚,以腦死者捐贈的肝臟執行移植。

雖然李威震將移植技術帶回台灣,卻能進一步提升應用範圍,成為台灣的醫療特色。2003年7月,他將一名腦死器捐者的肝臟分給2名急性肝衰竭病人,這種「一肝兩用」的方法一次救活2個人,創台灣之先,登上報紙的頭版頭條。

 

李威震(右二)獨創不同血型活體肝臟移植術,將O型捐贈者的肝臟捐給B型,跨越血型限制,大幅降低肝臟捐贈門檻 。

 

自我鑽研  一肝兩用

「當年美國沒有傳授相關技術,我自己看論文、看書學習,就動手做了,」他微笑表示。

全世界最早執行一肝兩用是在1999年,到2003年陸續有230例。他參考這些先例,除了事前評估這2個病人要如何分配肝臟,其中的血管、膽管分配則是在手術過程中,臨場應變而決定。

這項當場分配的做法考驗著李威震的功力,他能夠精準分配,源於熟悉身體構造。他自認大學時期十分用功,即使立志要當外科醫生,對內科醫學也著墨甚多,同學甚至以為他要走內科,因此,奠定手術基礎,完美執行一肝兩用。

如今,19年過去了,其中1人因病過世,另1人服用抗排斥藥,肝功能正常,依舊健在,成為他手術成果的活證人,到現在有670人接受李威震的一肝兩用,順利活了下來。

 

李威震(前排左五)和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聚餐,這個病友團體有不少人接受李威震的移植手術,才順利活了下來。

 

李式公式  快速計算肝臟分配比率

說起來,這項一肝兩用還展現了李威震另一項創新能力。原來分配肝臟並不容易,醫界使用微積分原理,以電腦計算肝臟切分比率,不過,李威震研發「李式公式」,將30分鐘的計算時間縮短為30秒,更快速達到目標。

「肝臟分支血管的截面積是快速計算的關鍵,使用超音波就可以判斷,」他說出「李式公式」的制定秘訣。

他解釋,正常的肝臟血流有75%來自門靜脈,門靜脈分叉有左右兩邊,也有變成三叉狀,而肝臟的體積大小與血流量、血管截面積成正比,因此,計算肝臟分支血管的截面積,就能了解肝臟不同部位的體積,這套算法正確性高,沒有失誤。

由於「李式公式」操作簡便,臨床運用值得信賴,不但國內許多醫學中心採用,利於執行肝臟分配,腦死者捐贈的肝臟可以幫助更多人,李式公式還在國際知名醫學雜誌發表,引起世界矚目。

 

學歷:

美國匹茲堡大學進修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系系主任、肝臟暨移植外科科主任

 

 

跨血型肝臟移植

2006年,李威震又為台灣換肝史寫下新的一頁,他將O型血捐贈者的活體肝臟,移植給B型血的病人,跨越血型限制,大大降低肝臟捐贈的門檻。

他說,日本最早在1993年執行不同血型的活體換肝,直到2003年,克服排斥的藥物問市,可以去除B型淋巴球,改善排斥問題,加上他自身研究免疫基礎醫學,有充分的學理依據,至今已經執行超過130例。

以往活體移植手術限制三等親,假使血型不能相容,就沒有捐贈者。現在法令開放到五等親,李威震也可以執行跨血型捐贈,大大增加病人獲得捐贈的來源,加上技術純熟,血型不相容並不影響移植後的存活率。

李威震扎根基礎醫學,才能在肝臟移植上,再次創下另一個台灣第一,在高難度的世界級移植案例中,留下紀錄。

 

李威震(中間斜揹黑色背包者)和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的肝友聯誼,他們有不少人視李威震為救命恩人。

 

為孕婦換肝  母女均安

2018年,一名B肝帶原孕婦懷孕14周,卻經常食慾不佳,還有嘔吐和黃疸,起初不以為意,直到愈來愈嚴重,才發現肝發炎指數已經破千,是急性肝衰竭,需要緊急換肝,才能救命。

李威震說,家屬擔心換肝手術和麻醉會影響孕婦健康,即使手術完成,抗排斥藥是否妨礙胚胎育發育?胎兒會不會變成畸型兒?他們還考慮,如果選擇墮胎,孕婦可能會大出血,進退間處於兩難。

所幸李威震依據基礎醫學判斷,又對胚胎學及婦產科有足夠了解,知道胎兒的器官在此時已經長成,只是大腦和神經還沒發育完成,因此,和婦產科醫師合作,透過超音波掌握胎兒情況,測量頭圍、計算羊水量,確定可以移植肝臟。

 

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的肝友接受換肝之後,恢復健康,生活作息如同常人,可以跑步,參加社交活動,擁有全新的生命。

 

從醫學文獻來看,類似的孕婦急性肝衰竭相當少見,當時全世界只有5個案例,母子均安存活的有2例,這位婦女就是其一,至今她和女兒都相當健康。

因為李威震的研發,降低肝臟移植手術的門檻,除了國內醫生觀摩學習,還有20多名來自埃及、蘇丹、印度等國的醫師來台,跟著他上刀。甚至有一名專攻腸胃腫瘤切除的印度醫師,看到李威震輕鬆移植,改變跑道,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的移植醫師。

作風低調的李威震,雖然有3項創新技術,卻是遲至2013年才發表論文,受到國際矚目,他也受邀到大陸、日本、美國、韓國等地演講,更有馬來西亞、埃及等國際病人不辭千里來台求診。

2002年開始,他組成醫療團隊,率領10名醫師,已經幫1200名病人換肝,最小的只有3歲,最長的是70歲,存活最久的已經有24年。許多家庭被他拯救,他不以此自滿,仍要尋找新的治療方式,細胞療法是他的下一步,令人期待。

 

圖片來源李威震副院長、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