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不再茫茫然,四處尋求救命契機,……,感謝優秀的移植團隊,精湛超群的醫術,讓生命有機會再次重新啟航,」一群接受肝臟移植的換肝病人在《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臉書寫下走過死亡幽谷,再次重生的感想。
他們是接受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治療的換肝病友,曾經忍受肝癌、肝硬化、肝衰竭的折磨,有人想要自殺,有人迷惘,不知道能否活過明天,有人連「肝臟移植」都沒有聽過(延伸閱讀:李威震:3項世界級肝臟移植創新術)。
但是,因為找到李威震,這群換肝病人接受大愛者或是家人捐贈肝臟,得以重拾健康,黑白的人生能夠變為彩色。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為肝病患者帶來生命希望。
接受肝臟移植的黃國清、李軫、朱家麟(左到右)過著健康美好人生。
換肝肝友彼此打氣 恢復健康
他們有著新生的肝臟,氣色變得紅潤,不像生過重病。有人換肝之後,換來強健體魄,重返工作崗位,即使去當板模工人,從事粗重工作,回到醫院看診,也沒有人能發現他們是換肝病人(延伸閱讀:李威震醫療團隊讓1500肝臟移植病人重啟彩色人生)。
這一群在林口長庚醫院重生的換肝肝友基於同理心,共同走過「肝苦路」,彼此打氣關懷,在1998年成立「林口長庚彩色人生聯誼會」,2011年向內政部立案,登記為「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至今有上百名肝友加入(台中榮總:1人遺愛世間,捐贈器官拯救20人)。
「我們到移植病房扮演天使,以過來人的身份,安撫病人情緒,甚至跑到門診,主動尋找病人,要分享自己活過來的經驗,鼓勵他們不要憂慮,」常務理事李軫說明協會的工作內容。
不要看李軫身材高大,外表健康無羔,10多年前,他也曾苦於肝疾,經由李威震移植治療,才能順利活著,還可以到南部開設水電工程公司,展開新的人生。
家住宜蘭的石當發是肝友協會志工,他的太太賴真被李威震治好肝病之後,夫妻倆都將協會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經營著,盼望減輕肝病患者的痛苦。
賴真不但連任2屆、長達4年的理事長職務,石當發更是「有會必到」,參與每一次會議、協助健康講座、郊遊聯誼,也自掏腰包買伴手禮,送給會員,聯繫感情。
「病友之間是生死之交,」石當發表示,大家走過生死邊緣,深刻體會能活下來是多麼幸運,因此,希望對社會能有所貢獻。
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的會員恢復健康,參加路跑活動。
病友黃國清今年接受肝臟移植已經15年,他開心領取水晶獎座。
換肝肝友資助低收入戶 減輕醫療負擔
肝友協會成立至今25年,雖然當年的創辦人已經過世,不過,會員發揮當時的成立宗旨,一棒接著一棒,傳到現任的廖大權理事長,仍舊持續幫助病友。
他們除了訪視肝病患者,更是慷慨出資捐錢,和林口長庚醫院社服部門共同幫助低收入戶,支付醫藥費,減輕肝臟移植的經濟負擔。
此外,協會為了鼓勵移植肝友堅強活下去,設計不同獎項,只要活過15年,就會贈送水晶獎座,20年贈送木質獎座,活過25年的病人,就能拿到體積最大的獎座。
今年移植滿15年的黃國清是協會的常務監事,他在去年就十分期待領到獎座,現在終於如願,朝向20年木質獎座邁進。
「肝臟移植是一個醫學名詞,卻也代表了愛與希望,」李威震如此詮釋這個充滿高度複雜的手術。他相信,捐肝者的愛心給了病人延續生命的希望,這樣的善循環可以讓人間更美好。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台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