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僅次於肺癌、威脅國人健康的第2大癌症。如果搭配中醫治療,大腸癌三期復發率可以降低到35%(延伸閱讀:中西醫合併治療癌症,死亡率減少31%!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十大癌症當中,大腸癌曾經連續15年高居首位。一年有超過1.6萬人罹患,6000多人死亡,約莫每隔半小時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

在男性癌症中,大腸癌排名第1,女性則排名第3,可見它對國人健康影響重大(延伸閱讀: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居首,癌症死亡率比10年前增加17.3%)。

 

大腸癌化療放療副作用:疲憊最常見

林口長庚醫院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表示,許多大腸癌病人在西醫手術、切除腫瘤之後2~3週,開始接受化療、放療延伸閱讀:第4期晚期癌症的另一希望:有人活過10年

此時,會有以下的副作用,其中,以疲憊為最嚴重。

1.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腹瀉(化療、手術引起) 

2.疲憊(化療、手術引起)

3.各種疼痛(手術、化療引起)

4.頭暈(化療、手術引起)

5.白血球低下、貧血(化療、放療引起)

6.四肢末梢麻木(化療引起)

從中醫立場來看,這些副作用是虛(疲憊)、瘀(術後沾粘)、寒(手腳麻木怕冷)、溼(腹脹)等現象延伸閱讀:雲象科技:AI智慧醫療揭開大腸鏡檢查的黑盒子

 

大腸癌中醫治療

 

大腸癌中醫治療優勢:第3期復發率比只看西醫降低一半

根據國健署統計,超過一半的大腸癌病人診斷時,已經是第2期或第3期。

即使切除腫瘤,第2期病人約有15%~30%會復發,第3期病人復發率則有50%~60%,還可能轉移到其他部位,影響治療效果。

然而,如果能搭配中醫治療,情況就會不同。原因是:

  1. 中醫依照體質差異,進行個人化治療,改善化療放療副作用。
  1. 中醫依照病人接受西醫治療後的臨床表現,調理身體,維持免疫力,避免腫瘤生長復發。

以第三期大腸癌為例,根據台中榮總2019年研究,中西醫合併治療可以降低復發率。

中西醫合併治療第三期大腸癌,第二年復發率是35%。如果單單只有西醫治療,復發率是70%,兩者相較,復發率少了一半。

到了第三年,持續接受中西醫治療的病人,復發率是52%,可是,只靠西醫治療,復發率增加到80%

 

大腸癌中醫治療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提醒癌症病人主動要求會診中醫。

大腸癌中醫治療時間術後第2

台北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表示,手術完成後第2天,中醫就可以幫病人針灸,及早減輕病人疼痛,提早恢復消化力和免疫力延伸閱讀:國健署沒說的秘密:做大腸癌檢查,你要找這樣的醫生

 

大腸癌中醫治療費用:健保給付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健保署推動「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手術後1年之內,接受化療放療的病人都能在門診或住院期間使用,已經有9000多名大腸癌病人使用。

 

大腸癌中醫治療方法1:病人主動要求

詹永兆說,全台現在有166家醫院和診所,提供中西醫合併治療。民眾要開口主動要求中醫治療,不要浪費看病權利延伸閱讀:長庚大學讓衛生紙也能檢測大腸癌

 

達文西手術切除大腸癌
達文西手術可以切除大腸癌腫瘤 。

大腸癌中醫治療方法2:針灸中藥

  1. 疼痛
  1. 口乾
  1. 惡心嘔吐
  1. 疲勞
  1. 食慾不振
  1. 體重減輕
  1. 憂鬱
  1. 焦慮,擔心復發
  1. 失眠
  1. 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以上常見的大腸癌副作用,可以用針灸和科學中藥改善。

 

大腸癌中醫治療成功案例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蔡明諺表示,他在臨床上遇到大腸癌病人,接受化療、標靶治療,產生手腳冰冷麻木、皮膚毒性等病人,服用中藥之後,副作用好轉

1.大腸癌化療後,周邊神經病變,造成手腳麻木

66歲男性在手術後,接受第9次化療,手腳麻木,雙手發抖,感覺如冰,怕冷,無法握筆。服用當歸四逆湯、黃耆,可以握筆寫下自己的名字。

另一名77歲男性在手術後,接受第11次化療,腳底腫脹,感覺充滿砂礫,好像踏在爛泥上,而且有燒灼、針刺、麻木感,觸覺遲鈍,針灸超過半年。服用麻杏薏甘湯、四妙散,情況改善。

2.大腸癌標靶治療,中醫改善皮膚毒性

一名75歲第4期男性術後接受標靶藥物治療,頭皮產生紅色痤瘡,癢得猶如螞蟻在咬,還會出血,不能睡覺內。服用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在合谷穴附近放血解毒,頭皮擦拭白芷蘆薈膠、金瘡膏,情況改善。

另一名54歲女性因為標靶藥物造成腳底皮膚嚴重龜裂,疼痛有如燙傷一般,無法行走,必須坐輪椅來看診。服用溫清飲、金鈴子散、蒲黃,並且塗抹紫雲膏和潤膚膏,情況改善。

3.古老中藥瀉劑改善大腸癌手術後小腸阻塞

一名81歲男性以內視鏡切除大腸,14天後,沒有排便,即使使用最強的瀉劑,仍沒有辦法,加上他腹脹,壓迫橫隔膜,無法躺平呼吸,必須使用氧氣,而且無法進食,只好使用鼻胃管。

當他服用古老的瀉藥:承氣湯,治療6天之後,脹氣、阻塞大幅改善。10天後,拔除鼻胃管出院回家。

本文諮詢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台北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蔡明諺等專家撰寫完成。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黃澤宏、陳光偉、中醫師公會全聯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