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界研究發現,台灣從1979年以來的這40年,50歲以下婦女罹患乳癌,快速增加4倍。除了因為生活環境充滿雌激素,攝取過多油脂食物,體脂肪上升,雌激素代謝變差,基因變異造成乳房脂肪過度堆積也是原因(延伸閱讀:朱芯儀:曾經每月支付21萬元乳癌藥費,現在抗癌成功)。

台大癌醫中心腫瘤內科部主任林季宏對年輕型乳癌進行多年研究,他提醒女性停經之前,少吃油炸、高油脂食物,停經之後,飲食不能過量,多吃蔬菜、多做運動,避免肥胖,BMI不要超過23,就能遠離乳癌威脅(延伸閱讀:Lulu回憶乳癌病逝好友朱俐靜)。

乳癌防治基金會舉辦病友會活動,獲得「乳癌傑出研究獎」的林季宏在演講中分析,東西方乳癌型態並不一樣,過去醫界認同的西方治療理論,並不能套用在台灣女性(延伸閱讀:2025年四癌篩檢增為五癌篩檢,年齡下降,擴大對象)。

 

雌激素影響   年輕型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都在增加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大的癌症,一年超過15000人得到。相較歐美國家,台灣好發年齡約50歲,比西方提早10歲,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的比率也比他們高(延伸閱讀:HER2弱陽性乳癌不適用標靶治療,有什麼新解方?)。

巧的是,與雌激素有關的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也在台灣的年輕婦女當中逐漸增加,顯然雌激素異常成了女性的健康殺手(延伸閱讀:朱芯儀防乳癌復發,自費數萬元切片檢查,半年定期追蹤)。

林季宏說,環境充斥雌激素,女性容易曝露接觸。50歲以下病人的血液中可以發現全氟烷基物質,這種環境汙染物會干擾人體內的荷爾蒙,也是台灣年輕型乳癌發生的一項風險因子延伸閱讀:多重標靶治療,奈米級抗癌新藥精準治療肺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及卵巢癌

 

林季宏醫師

台大癌醫中心林季宏主任(右二)獲頒「乳癌傑出研究獎」。

乳癌防治基金會

乳癌專家在台上與病人面對面,回答問題。

塑化劑增加環境雌激素   引發年輕型乳癌

幾年前的塑化劑事件仍讓人記憶猶新,台灣多年前發展塑化業,全氟烷基物質用來作為表面塗料,包括衣物、紙張護膜、食品包裝材料、炊具等都有其蹤跡,不沾鍋過去使用鐵氟龍塗層,當鐵氟龍結構破壞,也可能釋放全氟烷基物質(延伸閱讀: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居首,癌症死亡率比10年前增加17.3%)。

除了外在環境有雌激素,林季宏說,這40年來,病人體內的雌激素也在增加。研究顯示,以往亞洲人的血中雌激素濃度是西方的70%,現在則沒有差別,推測與飲食習慣有關。

他表示,綜觀全球,脂肪攝取量與乳癌發生率成正比。開發程度愈高的國家,肉類消費量都會持續增加,台灣就是如此,2022年每人平均吃下88公斤的肉,創歷史新高,首次超越穀類消費量。

 

張金堅教授蔡愛真

乳癌防治基金會由台大教授張金堅和太太蔡愛真創辦,服務許多乳癌病人。

食肉量創新高   體內雌激素增加

「脂肪攝取過量,會增加體內雌激素濃度,脂肪組織發炎的機率也會變高,」林季宏提醒。

他認為,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人長期居住在地少人稠的地方,與西方相比,長期都是吃不飽,直到最近560年才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東亞人種在演化過程中,對脂肪或是雌激素的代謝能力比較差,一旦脂肪攝取太多,便容易生病。

過去30年來,女性體內雌激素濃度急速上升,又發生代謝不良,產生致突變性代謝物,就會結合DNA,產生突變,而年輕病人的血液就有這種高濃度的「雌激素、DNA結合物」。

 

基因變異   乳房脂肪過度堆積

此外,基因變異,造成乳房脂肪過度堆積也是另一項致病原因。林季宏發現,台灣有許多乳癌病人出現乳房脂肪發炎,推測是脂肪代謝異常引起,可能引發乳癌。

由於年輕型乳癌病人正值生育年齡,要照顧家庭,還得顧及事業,一旦倒下,若要支付自費藥物,為家人帶來沈重經濟負擔。林季宏建議,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他也提醒停經後女性飲食不宜過量,避免肥胖。

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迄今27年,今年是第21次舉辦年度大型病友會活動,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是國內乳癌權威,他呼籲女性早生、多生子女、多運動,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乳癌防治基金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