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夫婦檔不少,能夠憑藉專業知識,橫跨醫學、金融、勞資等三大領域者,卻不多見。

西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詩應、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這對醫師夫婦,將調解醫療糾紛的原理,應用到保險理賠、勞資關係,協助金融界和政府解決爭議,雙雙成為跨界醫師。

看著他們打開手機的APP,竟然有多名國泰人壽工作人員留言,求助客訴問題、理賠糾紛,李詩應忙著回覆之餘,還要以新北市勞動調解委員的身分,幫助企業排解勞資問題;陳永綺則忙著擔任新北地院家事調解委員。

他們能取信於金融界、新北市政府,在於推己及人,置身對方、為他人著想的溝通模式,而這番化解衝突的技巧就來自協助醫病雙方解決醫糾的經歷(延伸閱讀:醫病關係:如果病人死於成功率99%的手術)。

 

遭醫糾壓力,醫生自殺、隱姓埋名

著有《醫病大和解》《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等作品的李詩應、陳永綺,長年推動醫病和諧,擅長調解醫糾,他們倆都是台北地方法院醫糾調解委員,深知醫界為醫糾苦惱,不懂法律,又不知如何是好的困擾。

陳永綺說,有的醫師因為被告,無法承受壓力,離開工作崗位,也有隱姓埋名,從此消失,不知去向,甚至有人自殺,實在很可惜。

2014年,他們成立的公益信託,多次和法界合作,舉辦醫法研討會,鼓勵醫師認識法律,減少醫療糾紛延伸閱讀: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集體醫責險減少醫糾訴訟

 

李詩應

學歷:

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學院醫學士

 

經歷:

西園醫院內科主任、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20159月,他們到香港參加健康品質與安全國際論壇,往後每年前往新加坡、台灣、澳洲黃金海岸及日本大阪,參加亞洲法社會學年會,進行國際交流,將經驗帶回國內,舉辦約20場工作坊課程延伸閱讀:病家扮演柯南,挖掘醫療體系的弊端

事實上,李詩應為了了解醫糾和法律,曾經以8年時間,利用看診空檔,念完台大法律系進修部、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班,更進一步攻讀東吳博士班,拿到法律博士學位延伸閱讀:醫師不要在手術結束後說這句話

雖然致力醫病和諧,當知道衛福部醫審會一年要鑑定300多件醫糾案,李詩應看到醫師人力分布不均,出現五大皆空的現象,不禁感嘆說出,「台灣醫療崩壞的速度比我預期得快!」。

 

李詩應和陳永綺夫婦出版《醫病大和解》,致力推動醫病和諧。

 

我是醫師,還被如此對待,何況一般民眾

李詩應、陳永綺關注醫糾,和自身經驗有關。他們從病人的立場,反思醫師在看診治療該扮演的角色,強調只要了解病人,就能減少醫糾。

時間回到2006年,陳永綺的爸爸陳忠純被診斷出胃癌末期,她當時告訴醫師,希望自費打營養針,卻遭拒絕;還有好幾次,醫護人員堅持照書本所學和檢查數據來治療,忽視家屬提供的臨床觀察,讓她爸爸的病情反而更危急。

陳忠純從診斷到過世,只有短短100天,陳永綺將陪病的心情,寫成《癌症病房的102天》。「我是醫師,還被如此對待,更何況是一般民眾?」,她表示,當了一輩子醫師的爸爸接受治療時,都發生遺憾,深深體會醫病溝通的重要。

2008年,陳永綺運用爸爸的遺產,創辦陳忠純紀念促進醫病關係教育公益信託,希望為促進醫病關係效力。

 

陳永綺成立公益信託,和先生李詩應共同推動醫病和諧。

 

自費赴日學習醫糾處理,返台推廣

她發現,日本在2002年之後,將醫療疏失視為刑事案件,醫療人員偶有糾紛,被當成嫌疑犯,雖然病人安全更受重視,卻也讓社會不信任醫師,日本因而發展醫病溝通模式。

於是,2012~2013年間,夫婦倆10多次自費往返日本,向早稻田大學糾紛交涉研究所所長、日本醫療衝突管理學會理事和田仁孝,以及法人山形大學教授中西淑美,學習醫病調解方法。

和田仁孝提出「院內促進溝通調解」,提倡每家醫院設置調解員,當發生醫糾,調解員馬上出面,向病家表達遺憾,並聆聽醫師解釋,安排三方對談。

 

陳永綺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具中、西醫執照

 

經歷:

台北市立和平、中興醫院小兒科及臨床病理科總醫師、主治醫師

 

 

李詩應和陳永綺是頭兩個獲得和田仁孝、日本醫療調解員協會認證的海外教師,他們把和田的教材引進台灣,出版《醫療促進溝通調解》。從2013年開始,他們更將在日本所學的一切,每年開班授課,自掏腰包聘請講師,訓練醫病調解員。

讓他們欣慰的是,耕耘數年之後,醫生重視醫病關係,願意面對醫糾,從不了解跨入求知階段,前來報名學習預防之道。

他們也向下扎根,向學生灌輸醫病和諧的觀念。

2018年,他們進入校園開課,在輔大醫學院、社科學院以及輔英科大開設「醫事爭議處理實務演練」,注入人文關懷,由學生扮演醫、病、調解員三種角色,體驗心情差異。輔大醫學院院長葉炳強也曾經前往旁聽,協助推廣。

陳永綺回憶,第一年修課者不到20人,如今,爆增到30人,已達上限。學生藉由角色扮演,察覺激怒他人的不當言語。經過練習,他們運用在日常生活,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改善,爭執跟著減少。

 

李詩應和陳永綺鰜鰈情深,教育醫學生以同理心對待病人。

輔導金融圈,客服人員離職率降低

有趣的是,這堂課竟然意外為李詩應、陳永綺開啟跨界人生。

由於他們在輔大開設的課程,獲得國泰人壽贊助,當初在贊助說明會上,高層聽到課程設計,深感認同,便找他們為員工授課,教導調解客訴、維護客戶權益等技巧。

「剛開始,我們的醫師身分跨入金融圈,遭受極大挑戰和質疑!」陳永綺笑著說。直到學員發現受用,現在不但主動諮詢意見,因為克服溝通困難,連離職率也降低了。

李詩應和陳永綺將醫病關係理論應用在自己的看診,也教導醫師同業,甚至影響其他行業,相信是他們醫師生涯中最大的成就。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李詩應醫師、陳永綺醫師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