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人數太多,民眾看病選擇固然增加,然而,是否真的可以縮短看診等待時間,使就醫更便利?

醫界擔心,一旦醫師人數飽和、過量,彼此競爭激烈,為了招攬病人,增加自費項目,萬一病人無力負擔,健康權益受損,並非民眾之福。

以中醫為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向教育部提議,中醫師偏重臨床治療,缺乏研究人才,應該由國立大學增設中醫系,培育研究菁英,提升中醫藥水準。

因此,陽交大在20238月、9月分別獲教育部、衛福部同意,從113學年度開始設立中醫系學士班,每年招收30人,成為全台第一所國立大學中醫系,也突破每年招收365名學生的總額管制(延伸閱讀:行政院支持中醫系招生維持每年365人)。

 

陳嘉帆中醫師
陳嘉帆中醫師(中立者)發起「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要求中醫師人數管控。

 

中醫診所近年增幅7.2%   為所有診所之冠

此舉引發基層中醫師憂心,他們認為,倘若其他國立大學比照設立,將使得現在的執業環境更加嚴峻。衛福部就有統計顯示,2015~2021年,中醫診所增加7.2%,增幅為所有診所之冠。

中醫師認為,長久以往,未來為了生存,同業勢必增加自費項目,影響民眾就醫權益,因此,他們組成「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向社會表達訴求。

支持中醫師人數總量管制的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長黃蕙棻檢視陽交大師資名單,批評不切實際。她表示,傷科是民眾利用率最高的項目,師資卻以針灸、內科為主,難以培育人才,不符合社會需求。

 

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
「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到賴清德競選總部陳情。

 

老中青都在看診   中醫師人數愈來愈多

924日,200多名聯盟會員到教育部門口舉布條抗議,發起人陳嘉帆是開業中醫師,近年目睹中醫環境變化。她表示,現在有8000多名中醫師,隨著每年有365名畢業生進入市場,資深醫師沒有退休,仍在看診,中醫師人數愈來愈龐大,呈現飽和。

根據國衛院在2019年的研究,推估到了2030年,中醫師供過於求,人力將多出1707~3100人,而中研院院士林昭庚多年前就預測中醫師將充斥街市,提出減少招生的警語。因此,中醫系每年招收365名學生,視為總量管制(延伸閱讀:林昭庚:第一位當選中研院院士的中醫師)。

然而,陽交大一旦多收30人,將會使已經飽和的中醫師招生,每年增加到395人。陳嘉帆表示,僧多粥少之下,中醫師能分到的健保點值更被擠壓,眼見藥材上漲、通貨膨脹,只能增加自費項目,求取生存(延伸閱讀:林昭庚院士取消新書發表會,和推動中醫專科制度有關?)。

 

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
「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向賴清德競選總部提交陳情信。

 

中醫師搶生意   回診針灸不收費

一名台南的診所中醫師表示,他工作的那條街上,就有78家中醫診所。為了搶生意,有的診所只要花50元掛號費,民眾就能回診接受針灸治療,不必額外繳費,甚至有醫院,連掛號費都不收,提供回診針灸服務。

「中醫競爭激烈,減重、瘦身、埋線、美容成為主要自費項目,這對中醫學術研究有加分效果嗎?」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楊曜旭感嘆。

這位研究健康資訊、流行病學的專家認為,即使陽交大增設中醫系,畢業生為了生活,必然投入臨床市場,無助研究風氣。陽交大已經設有傳統醫學研究所,培育研究人才,他好奇投身研究者又有多少人?

 

許明翰,黃映綺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右)和協會代表許明翰支持中醫師人數管控。

 

韓國國立大學增設韓醫系  研究風氣不敵臨床治療

「韓國過去也嘗試由國立大學增設韓醫系,鼓勵研究風氣,仍舊敵不過臨床市場魅力而告失敗,」楊曜旭並不看好增設中醫系的未來發展。

親身經歷牙醫系招生人數調整的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前身為「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對醫師人數總量管制感同身受。

她表示,成大在2019年增設牙醫系,當時已經有6所學校,各校一共減少招生20人,移轉成大,總量仍控制在371人。

因此,當波波牙醫(國際牙醫)在2022年想要增加實習名額,基層牙醫群起反對,四處陳情。協會代表許明翰就說,他們抗爭至今超過1年,即使衛福部仍未明確回答實習名額,依舊緊盯政府動靜。

「我們要求陽交大中醫系退回重審!」發起管制聯盟的陳嘉帆表示。她說,由於全聯會沒有事先徵詢基層醫師意見,並且誤導教育部,將到法院控告,並且發動連署,罷免理事長,維護醫病雙方權益。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