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人工受孕的夫婦不禁會問:試管嬰兒比較聰明?能夠成為學霸嗎?長大之後,健康或智商是否有後遺症?

來看看這個試管嬰兒成功案例。

20246月上旬,大學陸續放榜。

雲林縣正心中學有一對應屆畢業的試管嬰兒雙胞胎姐妹:高子蕎、高子璨,分別考上醫學系、英語系的榜首。

一個家庭出了2個學霸,十分少見。

姐姐高子蕎一口氣考上台大(正取第4名)、成大(正取第3名)、北醫、長庚(正取第2名)4所大學醫學系,她還是北醫榜首,最後決定就讀台大醫學系(延伸閱讀:試管嬰兒長大了,醫學系榜首,立志要幫不孕夫婦創造試管嬰兒)。

妹妹高子璨則是考上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和台中教育大學英語系,而且是後者榜首。她決定就讀台北教育大學,邁向作育英才的夢想。

 

試管嬰兒比較聰明高子蕎

雲林縣試管嬰兒雙胞胎姐姐高子蕎考上北醫醫學系榜首。

試管嬰兒比較聰明高子璨

雲林縣試管嬰兒雙胞胎妹妹高子璨考上台中教育大學英語系榜首。

外界好奇試管嬰兒是否比較聰明

高家姐妹是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創造設計」的試管嬰兒。

茂盛已經製作3.5萬名試管嬰兒,在追蹤的名單當中,她們是唯一的雙榜首,也是至今學業成績最優秀的雙胞胎。

雙胞胎學霸的消息經由《Dr.131醫生醫》披露,超過7200人按讚、340則留言、236次分享。

報導也引人好奇高家姐妹為什麼表現傑出?試管嬰兒是不是比自然受孕的嬰兒聰明?

Dr.131醫生醫》採訪高媽媽分享接受人工受孕的心得,以及如何把孩子教成學霸的方法延伸閱讀:龍寶寶比其他生肖有出息,是迷信?還是事實?

她回憶,18年前到了該生育的年紀,看到同事接受人工受孕,生下試管雙胞胎,沒有考慮試管嬰兒長大以後的智商、健康,就跟著接受治療,也生下了雙胞胎。

 

試管嬰兒比較聰明高子蕎高子璨

高子蕎(後)和妹妹高子璨是異卵雙胞胎,個性和外形從小就不相同。

訓練試管嬰兒比較聰明方法1:父母親自照顧

家裡一下子多了2個人,生活頓時陷入忙亂。

擔任國小老師的她,即使從事教育工作,忙得沒時間看教養相關書籍,也沒有空學習親子課程延伸閱讀:40歲試管嬰兒成功率讓流產7次婦女圓夢當媽

「我都是自己來,親子互相陪伴,成為彼此的生活重心,」她說,白天交由褓姆,下班就接回家,和先生一起照顧,咬牙撐過多年沒日沒夜的日子。

高媽媽說,子蕎、子璨是異卵雙胞胎,外表、身高、個性完全不同,姐姐沈穩,妹妹外向活潑。

她們是不同的個體,從小就各自穿上自己專屬的衣服,外人往往也看不出來她們是雙胞胎延伸閱讀:香港男治療不孕,港泰失敗,台灣成功

 

試管嬰兒比較聰明高子蕎高子璨

媽媽從小就讓高子蕎(左)、高子璨穿上不同的衣服。

訓練試管嬰兒比較聰明方法2小學階段教導自律

唸小學時,孩子跟著她在同一個學校,母女3人作息時間相同,她亦母亦師,訓練孩子學習自律。

她認為,小學階段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階段,規定孩子上課不能遲到、按時完成作業、課前備妥文具用品延伸閱讀:試管嬰兒人數創新高,多胞胎、早產、高齡孕婦、高風險隨之增加

6年下來,孩子學會上課認真聽講、考前複習。

姐姐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上大學前夕,學測更是得到滿級分,妹妹也名列前茅(延伸閱讀:龍年效應失靈?2024年元旦寶寶創近60年龍年最低)。

 

訓練試管嬰兒比較聰明方法3:傾聽孩子聲音

如同其他家長,高媽媽也送孩子到安親班,寫考卷、溫習功課,信奉「熟能生巧」的傳統理念。

可是,卻換來孩子「不想重覆課堂上同樣的事!」的拒抗。

知女莫若母,面對這樣的反應,她掌握她們的學習進度,確信不是偷懶,選擇尊重她們延伸閱讀:求子神器:數位排卵試片+手機APP幫妳找致最佳受孕期

至於音樂、書法等才藝課,高媽媽也傾聽孩子的聲音。

即使學了好一段時間,一旦她們沒有興趣,她順其自然,不因為投入的時間覺得可惜、前功盡棄。

由於姐妹倆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2人都擅長韓團MV舞。姐姐國中就讀美術班,畫得一手好畫,妹妹則會拍攝製作短片,記錄生活日常延伸閱讀:賴宗炫:讓停經婦女也能當媽媽

高媽媽為了不讓姐妹倆在各方面互相比較,小學開始就不在同一班,即使妹妹和姐姐同時考上美術班,也寧可放棄,改唸普通班。

 

高子蕎高子璨

高子蕎(右)和妹妹高子璨興趣各有不同。

訓練試管嬰兒比較聰明方法4:家長關注孩子教育

姐妹在成長過程走上各自的道路,她們選擇不同的補習、才藝課,下課時間也不相同。

光是接送,高媽媽就要往返2次,長年付出不少心血。

「我希望她們得到同樣的愛,幫助她們完成心中夢想,」高媽媽說延伸閱讀:新生兒持續創新低

為了讓姐姐晚上在學校自修,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高媽媽動手烹煮,親自送到學校。

她也希望姐姐充分利用時間,準備課業。姐姐洗完頭,她幫忙吹乾一頭長髮的同時,讓姐姐趁機多背幾個英文單字,增加英文實力。

至於妹妹,高媽媽扮演數學老師的角色,透過LINE幫忙解題(延伸閱讀:別急著凍卵,使用率不到1/10,又缺乏法律保障)。

 

試管嬰兒比較聰明

試管嬰兒在父母多年期盼下出生,受到較多關愛。

研究發現,試管嬰兒比較聰明與家境有關

試管嬰兒是否真的比較聰明?學業成績比較好?

根據一份芬蘭對28萬名生於1995~2000年的嬰兒,並且追蹤他們到18歲的調查顯示,試管嬰兒學業表現比自然受孕的嬰兒略為優秀。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對26萬6925名自然受孕的嬰兒、1萬3757名試管嬰兒進行研究,了解他們到16歲、18歲的學業表現。

論文刊登在《歐洲人口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研究發現,試管嬰兒的成績比較好,平均成績是8分,自然受孕的嬰兒是7.7延伸閱讀:求子神器:數位排卵試片+手機APP幫妳找致最佳受孕期

至於中學輟學率,試管嬰兒是2.4%,自然受孕的嬰兒是3.6%。

試管嬰兒18歲離家出走的比率是11%,比自然受孕嬰兒的17%要低。

研究還發現,如果去除家庭環境、家境是否富裕、親子關係、家長教育背景等因素,試管嬰兒的成績就會和自然受孕嬰兒一樣,沒有差別。

研究者認為,試管嬰兒的父母能夠負擔人工生殖費用,家境會比較優渥。

他們對子女的健康較為重視,也願意花費金錢、時間投資子女的教育,關心他們。

不過,在心理健康方面,到了1718歲,試管嬰兒和自然受孕的兄弟姐妹比起來,容易憂鬱和焦慮。

研究顯示,試管嬰兒有10%感到憂鬱、焦慮,而自然受孕的手足有9%,兩者相差1%

研究主持人芮米絲(Hanna Remes)表示,雖然無法解釋差距的原因,不過,他們發現,試管嬰兒的家長關心孩子的健康,就醫次數較多,因而容易發現心理問題。

 

父母關愛讓試管嬰兒變得比較聰明

印度人工生殖醫師繆潘尼(Aniruddha Malpani)也持類似看法

據他觀察,試管嬰兒的父母因為求子多年,一旦成功懷孕,會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孩子,願意以更多的愛照顧他們。

繆潘尼認為,試管嬰兒的父母比較富裕,年紀比較大,心智成熟,不會強迫孩子幫自己完成夢想。

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親子關係良好,生活表現比自然受孕的小孩要好。

 

人工受孕不構成試管嬰兒長大後遺症

至於試管嬰兒的健康情況,國際間也有相關研究。

法國國家醫學院在2023年的研究顯示,人工受孕技術不會在試管嬰兒長大後,產生後遺症,全球第一個試管嬰兒也能正常生育。

不過,他們認為,這項技術在1978年問世,至今不到50年,目前仍缺乏足夠的數據與時間判斷,所以還沒有發現令人擔憂的現象。

2017年,以色列則發表了對253名生於1982~1993年的試管嬰兒的研究,了解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甲狀腺異常、氣喘、焦慮症、偏頭痛等疾病。

研究發現,與自然受孕的嬰兒相比,試管嬰兒的健康並沒有明顯差異。

服兵役期間,除非是人格或行為異常,試管嬰兒因為健康因素退出軍中的比率較低,而他們的智商、認知功能也略微偏高。

 

試管嬰兒蔡宜君
蔡宜君(後排右)是試管嬰兒,自然受孕生下雙胞胎。

 

試管嬰兒案例:23歲才體會感冒喉嚨痛滋味

「我從小身體就很好,直到23歲,才知道感冒喉嚨痛的滋味!」生於1989年的蔡宜君是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早年製造的試管嬰兒,她慶幸自己是全家最健康的。

她有3個自然受孕的弟弟、妹妹。回憶小時候,學校流行腸病毒,必須停課,弟、妹染病,只有她正常沒事。

「我小時候會偷喝弟、妹的感冒糖漿!」察宜君說。

她從小感冒頂多只有流鼻水,沒有咳嗽、喉嚨痛,很羨慕他們可以喝感冒糖漿。

直到23歲,生平第一次感冒咳嗽、喉嚨痛,終於能夠從藥師手裡拿到第一瓶感冒糖漿,她的心裡十分高興。

有趣的是,蔡宜君婚後自然受孕,生下家族中第一對雙胞胎,弟、妹則生下單胞胎,她猜測可能和身體有關。

不只少生病,察宜君的學習能力、理解力也強。她在高中時期,就考上乙級測量技術士證照,保送大學,學習建築設計。

 

李俊逸醫師
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左)建議婦女把握35歲前生育黃金時期。

 

試管嬰兒理論上會比較聰明

「理論上講,試管嬰兒經過胚胎篩選,會比較聰明、健康,」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表示,醫師選擇最好的胚胎,孕婦生下優秀寶寶的機率就會高。

他解釋,醫師有3項篩選指標:胚胎外觀要大、形狀好看;染色體正常;活動力強。凡是外形小、染色體異常、活動力差的胚胎就會被淘汰。

以茂盛醫院製作至今的3.5萬名試管嬰兒,健康正常,沒有遺傳性疾病。

李俊逸說,胚胎品質和孕婦年紀有極大關係,愈年輕,胚胎就愈好。

因此,35歲以下的婦女不必篩選胚胎,可以直接植入;超過35歲,就要篩選,淘汰異常。

他鼓勵婦女儘早在35歲以前完成懷孕生子計畫。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高子蕎、高子璨、茂盛醫院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