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勞動部發生公務人員因為職場霸凌而選擇輕生的消息曝光,衛福部、經濟部、交通部等政府部門的職場霸凌事件一一遭到揭露。

衛福部已經傳出6件職場霸凌事件,他們在1129日舉行記者會,說明社保司劉姓司長、保護服務司林姓簡任視察2人情節重大,相關懲處還沒有確定,即刻調離職務。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著作從說話洞察人中分析,職場霸凌行為愈來愈來常見,這些行為不僅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散布謠言,甚至還涉及排擠孤立特定同事,目的是讓對方知難而退、無法繼續工作。

例如,有些同事會當著上司的面,通過揶揄嘲笑來揭發他人的短處(延伸閱讀:為什麼總統、副總統前往彰基,會出現職場霸凌傳聞?

林萃芬分享,有次她聽到一位員工當著老闆的面,開玩笑地對同事說:「我發現你上網時看不該看的東西,你都看些什麼網站?」表面上像是不懂人際分寸,但這種話語會讓當事人深陷焦慮之中延伸閱讀:一週內彰基、三總醫師輕生自殺,都是因為職場霸凌?

 

8種職場霸凌手段,影響身心健康

霸凌語言對心理的傷害深遠,而且無法輕易撫平。林萃芬深入分析職場和生活中常見的8種職場霸凌手段:

霸凌手段1:揶揄嘲笑被霸凌者

霸凌者常自以為幽默,卻不知揶揄的話語會對心靈造成持久傷害。例如,諸如「他的話能聽,大便也能吃」這樣的語句,只會使被霸凌者感到極大的侮辱延伸閱讀:彰基的職場霸凌是另一種me-too事件?

霸凌手段2:公開或私下對被霸凌者咆哮、羞辱、威脅

林萃芬指出,這種霸凌行為常以咆哮、羞辱或威脅的方式表現,例如「我不想跟垃圾說話」或「做不好就捲鋪蓋走路」。這些話會讓人心生畏懼,被霸凌者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甚至選擇退縮。

霸凌模式3:貶低被霸凌者的努力、能力、尊嚴

一些霸凌者貶低對方的努力和能力,打擊他們的尊嚴,說出「你拿這個薪水,不會覺得丟臉嗎?」之類的話語,讓被霸凌者感到羞愧,甚至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延伸閱讀:台中骨科名醫黃鐙樂指控台新醫院職場霸凌,趕盡殺絕)。

霸凌手段4:對被霸凌者吹毛求疵,刻意在小事上為難

霸凌者可能故意挑小毛病,刁難被霸凌者,激怒對方,形成敵對關係。林萃芬建議,面對這種情況,應先觀察情勢,展現配合態度,同時積極與主管和其他同事建立和諧關係,減少刻意為難的風險。

霸凌手段5:刻意誤解、扭曲被霸凌者的言行

有些霸凌者因為預期他人對自己有敵意,於是先下手為強,採取攻擊或報復行動。林萃芬舉例,有的婆婆因擔心「示弱就會被吃得死死的」,因此,在媳婦稍有不敬的情況下,立刻高壓霸凌對方。

霸凌手段6:孤立、排擠、冷凍被霸凌者

這種關係霸凌通常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當目標受到阻礙時,霸凌者會採取報復式攻擊,迫使受害者讓出資源或位置。

霸凌手段7:言語恐嚇、散布謠言

一些霸凌者會利用網路散布謠言,或用惡意抹黑方式來排除受害者。林萃芬提到,像韓國明星雪莉就因不斷遭受網路霸凌,最終導致患上憂鬱症、恐慌症,甚至社交恐懼症,最後在不堪壓力下選擇結束生命。

霸凌手段8:冷暴力

所謂「冷暴力」包含「濫用權力」和「精神操弄」兩個要素。林萃芬強調,這種形式的霸凌對心理健康的破壞極大,長期下來,受害者會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如對方所說般糟糕,屈服於對方的惡意操控。

 

林萃芬

心理師林萃芬呼籲企業重視職場霸凌,改善工作環境。 

 

職場霸凌造成孤單、焦慮、憂鬱

在諮商心理師林萃芬的諮商經驗中,她看過許多受霸凌所苦的個案。長期遭受霸凌的人通常會出現各種適應問題,例如孤單、焦慮、憂鬱、低自尊,甚至會想逃離被霸凌的環境。即便後來脫離了霸凌的情境,這些人的心靈仍會留下深刻陰影,時常擔心再度遭受孤立、排擠或惡意中傷(延伸閱讀: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我只求能夠穩定工作)。

要協助被霸凌者,支持性友誼是一個有效的方式,有助逐漸修復受創的心靈。具體來說,可以陪伴被霸凌者外出走走,並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避免對他們說類似「這沒什麼,不要在意」或「不要理對方就好了」這類輕描淡寫的話延伸閱讀:容易生氣怎麼辦?6招飲食方法、3級預防策略讓你不憤怒)。

林萃芬還呼籲,職場霸凌應該受到更多重視,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機制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並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安全和尊重的環境下工作。

Dr.131醫生醫》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網路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