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病關係:如果病人死於成功率99%的手術
如果醫生告訴病人手術成功率是99%,最後,病人死亡,家屬責怪醫生技術有問題。其實,醫生在手術前應該防患未然,告知失敗率有1%,萬一剛好發生在病人身上,要他事先想好因應對策。
如果醫生告訴病人手術成功率是99%,最後,病人死亡,家屬責怪醫生技術有問題。其實,醫生在手術前應該防患未然,告知失敗率有1%,萬一剛好發生在病人身上,要他事先想好因應對策。
手術結束後,醫生告訴家屬開刀成功,但是,病人後來過世,變成手術失敗,家屬不解,要醫生給個交代,這是怎麼回事?在許多醫糾案件,這句話卻容易成為家屬指控醫生的導火線。
麗星診所主治醫師張立人是身心科醫師,他研究醫美求診者的心態,著有《皮膚營養學全書:減輕過敏發炎、免疫與荷爾蒙失調,優化腸腦皮膚軸的抗老化聖經》。他在書中建議醫護人員應對求診者的溝通技巧。醫護人員不要急著治療,先初步了解求診者的身體與精神疾病史、心理狀況以及當時的精神狀態。
開診所的醫生會遇到4大挑戰,陳勇利中醫師說出開業23年的心得,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醫病關係,關乎病人求診次數和診所收入。
醫療暴力是醫護人員的職業風險,除了病人的言語暴力,有時會肢體攻擊,儘管醫院建立保護機制,但是,醫護人員認為,醫院努力仍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