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全身麻醉後遺症讓很多人擔心,約26.7%的民眾對麻醉沒有安全感,33.2%對麻醉感到未知,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甚至不想手術。一位接受婦科手術的病人,因為沒有麻醉專科醫師參與,缺氧過久,成了植物人。妹妹花費數百萬元醫療費照顧她,為了追查真相,還花了近80萬元打官司,卻2次敗訴。
全身麻醉後遺症讓很多人擔心,約26.7%的民眾對麻醉沒有安全感,33.2%對麻醉感到未知,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甚至不想手術。一位接受婦科手術的病人,因為沒有麻醉專科醫師參與,缺氧過久,成了植物人。妹妹花費數百萬元醫療費照顧她,為了追查真相,還花了近80萬元打官司,卻2次敗訴。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在2024年上路,一位曾經遭遇醫療訴訟的醫師敘述被家屬誣告,獲判無罪。
當發生醫療糾紛,由專家組成的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是第三方鑑定單位。可是,對醫、病而言,身為第三方的醫審會,果真能夠公正?病家找到醫審會,醫糾案件就能水落石出?醫師會服氣醫審會的鑑定報告?
醫療糾紛的家屬認為,他的爸爸只是腸胃炎,醫生沒有按照治療準則,引發一連串醫療失誤,導致爸爸不明死亡。失去至親的悲慟,讓他從病家變為偵探,親自調查爸爸的真正死因,告上法院,進入民事三審。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吳肇鑫幫助急診醫師解決醫療糾紛。他見過一名醫生被告,官司纏訟14年,最後被判無罪,心靈創傷難以平復。吳肇鑫認為,醫糾官司訴訟曠日費時,檢察官、法官不了解醫學,難以在短時間內依據鑑定報告下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