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招化解急診室暴力

這一招化解急診室暴力

急診室的病人心情焦急,容易和醫護人員發生衝突。也是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的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表示,急診室暴力是全球化議題,台灣有高達89%的急診醫師、73%的護理師曾遭受暴力威脅。 這是急診室的真實場景:一個媽媽因為兒子受傷,去看急診,急著要求醫生安排檢查,可是,醫生認為沒有必要而拒絕,媽媽不滿,此時醫生該怎麼回應? 病家:我兒子撞到頭,趕快照電腦斷層,我擔心他頭部骨折、有腦出血。 醫生:他外觀看來還好,不需要照,先在旁邊觀察。 病家:你不排檢查,萬一有後遺症,你可要負責! 醫生:他受傷和我沒關係,為什麼我要負責?...
吳肇鑫:幫幫遭遇醫療糾紛的急診醫生和病家

吳肇鑫:幫幫遭遇醫療糾紛的急診醫生和病家

  台灣急診醫學會約有30位具法律學位的醫生,這些醫、法雙修的醫生協助學會,處理地檢署、法院聲請的醫療糾紛鑑定案,並在2個月內完成鑑定報告,做為醫糾訴訟的判決依據之一。他們幫助遭遇急診醫療糾紛的醫生和病人,縮短訴訟時間。     遇到醫療糾紛,不只病人生心理痛苦,家人跟著受累,醫生也遭受內心折磨。如果提起訴訟,短則2~3年,長則10多年,醫病雙方心理壓力隨之加重。台灣急診醫學會創全台醫學會之先,在事發2個月內協助檢方和法院完成醫糾鑑定,希望縮短訴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