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檢年齡降到45歲,40歲~49歲年輕人大腸癌全球名列前茅
從2025年開始,國健署將原本50歲受檢的大腸癌篩檢擴及到45歲~49歲,有家族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得過大腸癌)更向下延伸到40歲~44歲,預計將近200萬人受惠。台大醫師發現,40~49歲男性每十萬人有43.1人罹大腸癌,女性則有29.3人,在世界上排名第2,僅次於汶萊。
從2025年開始,國健署將原本50歲受檢的大腸癌篩檢擴及到45歲~49歲,有家族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得過大腸癌)更向下延伸到40歲~44歲,預計將近200萬人受惠。台大醫師發現,40~49歲男性每十萬人有43.1人罹大腸癌,女性則有29.3人,在世界上排名第2,僅次於汶萊。
凱特王妃在42歲,不到50歲的時候罹癌,算是年輕的癌症病人。她在2024年6月參加英王慶生閱兵典禮,罹癌後首次公開亮相,7月參加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10月回歸執行公務。國際間注意到50歲以下年輕人得到癌症的人愈來愈多,可能和生活習慣以及環境有關。
大腸瘜肉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因為細胞增生,出現的突起組織,常見於乙狀結腸、直腸。聯安診所近十年來、從近9萬人次的大腸鏡受檢者資料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發現大腸瘜肉,檢出率從2014年的59.07%增加到2023年的75.78%,這十年來增加幅度將近3成。
雲象科技將AI研究運用在醫學上。AI大腸鏡檢查瘜肉準確度有96%,幫助醫師精準找到大腸瘜肉的位置,達到精準醫療。由於醫師的臨床經驗會影響檢查結果,使用AI大腸鏡,可以減少人為失誤,找到難以發現的瘜肉。
做大腸鏡檢查之前,可以詢問醫師,每檢查4人,他是否就發現1人有大腸瘜肉?如果醫師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偵測率不到25%,代表他檢查有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