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醫院:香港男治療不孕,港泰失敗,台灣成功

童綜合醫院:香港男治療不孕,港泰失敗,台灣成功

台灣醫療技術進步,費用便宜,國外病人感受最深。童綜合醫院最近醫治一名在香港、泰國都看不好的不孕症香港男性,不但手術順利,醫療費節省超過一半,病人還順道在台灣觀光旅行,是成功的國際醫療。 來自香港的鮑先生,今年38歲,結婚後沒有小孩。5年前進行檢查,發現患有精索靜脈曲張,造成精液品質較正常人差。 他在香港接受內視鏡腹部手術,術後精液品質雖有改善,可是,腹部傷口疼痛多天,陰囊外觀還是浮現許多粗大的靜脈叢。...
醫療外交: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用愛彌補,到越南為56名顱顏患者手術

醫療外交: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用愛彌補,到越南為56名顱顏患者手術

「我長這麼醜,有機會當足球員嗎?」患有唇腭裂的10歲越南兒童阮文明德這樣問著媽媽。 他曾經在越南鄉下的醫院接受3次手術,但是,效果都不好,不僅疤痕明顯,還有嚴重的暴牙。他因為自己的外觀和同學不一樣,在學校被嘲笑,氣得暴力回報,常常跟人打架,流血受傷。 幸好阮文明德今年12月遇到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前往越南示範手術,他接受牙床植骨、前顎骨後縮手術,2小時後,變得英俊許多。他很喜歡踢足球,開始擁有自信,正朝向國家足球隊運動員的夢想前進。...
陳芸:創下亞洲單一中心小腸移植最高紀錄

陳芸:創下亞洲單一中心小腸移植最高紀錄

你聽過心臟移植、肝臟移植,可是,你知道小腸也可以移植嗎? 患有巨膀胱細小結腸蠕動不良症候群的姚小妹,一生下來,小腸就不能蠕動,只要吃一點東西,就會吐出來。她體型瘦小,鎖骨下有個貼布,藏著人工血管,一天當中,有18個小時必須從這裡注射靜脈營養液,才能活下去。 「除非有腦死者捐贈小腸,進行移植,否則這樣的孩子很難順利長大,」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表示。據她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0名兒童與成人因為小腸阻塞,要靠靜脈營養液生活,有些人忍受不了痛苦,被逼得走上絕路。  ...
關皚麗:為台灣推動醫療外交的僑生醫師

關皚麗:為台灣推動醫療外交的僑生醫師

在以男性居多的外科醫師裡,女醫師也有出頭的一天,而且代表台灣,走上世界舞台。 以推動國際人道救援、卓越手術交流,擁有106個會員國的國際外科學院(簡稱ICS)成立87年來,首度出現女性領導者,她就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教授關皚麗,也是台灣第一位神經外科女醫師,至今也是唯一的神經外科女教授。 歷史悠久的ICS向來由男醫師主導,關皚麗能在百餘個會員國中脫穎而出,是繼已故台大外科教授李俊仁之後,第二位接任理事長的台灣醫師,並且在2022年2月11日晚間舉行上任典禮。  ...
黃奕修:亞洲第一個人工電子眼團隊

黃奕修:亞洲第一個人工電子眼團隊

患有感光細胞失養症的左先生在青年時期發現視野變得狹小,晚上還出現夜盲症,他不敢獨自外出。豈料後來視力急驟下降,到最後完全看不到,一切行動必須仰賴手杖。 2017年,他到林口長庚醫院治療,眼科部部長黃奕修幫他裝上人工電子眼,安排20次視力復健。5個月之後,視力從0增加到0.05,他從電子眼再次看到了媽媽,甚至第一次看到從沒見過的2歲兒子,感動得淚流不止。   人工電子眼幫助盲人獨自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