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透析人口已逾9萬,主要治療方式分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然而,腹膜透析的使用率僅占9%,遠低於國際平均。

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於夜晚進行,病人不須每週固定回診,可以繼續上學或工作,生活便利大大增加。

臺中榮總與亞大醫院在20253月共同舉辦腹膜透析國際論壇,邀請泰、馬醫師共同探討腹膜透析在台灣的應用優勢與臨床經驗。會中針對透析流程、藥水濃度等臨床議題,展開熱烈交流存(延伸閱讀:洗腎可以活多久?活成102歲人瑞不是夢,4類人提防腎臟病)。

 

周哲毅醫師

亞大醫院副院長周哲毅表示,腹膜透析使用方便,病人可以在家操作。

 

亞大「經皮植管」即刻透析不需住院等待,提升醫療便利

引領台灣使用「經皮植管」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中心副院長周哲毅指出,過去病人接受腹膜透析植管手術,需要等待2週、傷口完全癒合,才能夠灌液治療。反觀新型的門診經皮植管技術,病人不必全身麻醉,即可快速進行導管置入,立即開始透析。

周哲毅分享一位80歲有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因為腎功能急速惡化,需要緊急透析。家屬擔心加護病房風險,選擇門診經皮植管,在普通病房接受腹膜透析治療,不僅免除血液透析對心臟造成負擔,家人也能全程陪伴。

 

游棟閔醫師

臺中榮總腎臟科主任游棟閔協助病人選擇適合的透析方法。

中榮「遠距監測」搭配全自動腹膜透析,確保治療安全

臺中榮總腎臟科主任游棟閔則說,中榮自2017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平臺,透過完整傾聽和醫病溝通,幫助患者選擇適合的透析方式。

游棟閔表示,腹膜透析可以在家自行操作,全球正在積極推行。現在的全自動腹膜透析(APD )還能結合遠距監測,患者僅需夜間治療,不影響日間生活。過程中也可以即時回傳透析數據,供醫護團隊遠端監控,更有24小時緊急諮詢,腎友治療相當安全,也能降低心理壓力。

他也分享一名72歲獨居腎友的故事,醫護團隊發現他透析數據異常,有2天沒有回傳,主動聯繫詢問才發現,原來當時是他因為腹瀉,導致透析困難。於是,團隊及時安排就醫,順利解除危機。

周哲毅認為,台灣腹膜透析比率偏低,主要是因為醫療端建議與病患習慣。然而,隨著技術進步,患者有更方便安全的選擇,也有機會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方式。

 

圖片來源:亞大醫院、臺中榮總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