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之後,今年要償還免疫負債,付出的代價就是病毒百花齊放。
面對今年的流感大年,感染科專家提醒大家,今年秋冬盛行肺炎鏈球菌、流感、副流感、新冠肺炎、腺病毒、人類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等多種病毒和細菌,勢必引發多重感染,口罩一定要戴好。
台大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分析,免疫負債現象使然,近來已經有多種呼吸道相關的病毒現身,社區裡至少有3~5種病毒,人人都會接觸2~3種,加上人體呼吸道本來就有細菌,遇到病毒,必然會引發多重感染。
「柚子醫師」陳木榮在臉書上表示,他發現有小孩同時感染腺病毒、人類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3種病毒,這種多重感染是以往少有的現象。
他認為,疫情期間,往年常見的病毒銷聲匿跡,兒童的免疫系統等於是一張白紙,現在重新面對這些病毒,訓練抵抗力,會出現高燒、身體不適,尤其同時感染3個病毒,生理負荷更大。
4大原因引發多重感染
「有4項負面因素,使得秋冬的多重感染雪上加霜,」黃立民解釋箇中原因。
首先,今年是A型流感病毒的H3N2,黃立民說,這株病毒不但突變快速,致病率強,發生重症的機率較B型流感高出1.5倍。從近期資料來看,流感病人在過去8週從2.1萬人增加到3.5萬人,提升70%,不容小覷。
第二,流感往年在11月出現,今年9月就現身,比以往早了2個月,感染時間拉長,疫情必然嚴重,會造成大流行。根據往年經驗,流感會持續到隔年1~2月,11月到農曆春節會是高峰期。
第三,國門大開,加快散播流感病毒。台灣邊境管制938天之後,今天重新開放,同時增加病毒肆虐的機會。
黃立民說,現在入境者改為自主管理7天,由於流感病毒潛伏期短,以往入境者有管制天數,病毒不易散播,如今會隨著入境者四處遊走,是散播病毒最大的負面因素。
第四,防疫疲乏,這一年多來,民眾不斷被政府提醒施打疫苗,已經心理疲乏,容易鬆懈,讓病毒有機可乘,例如,呼吸道融合病毒就比過往多了2~3倍。

王鶴健、黃立民、黃建寧(從左到右)三位知名醫師提醒民眾注意秋冬會有多重病毒感染。
留意引發社區型肺炎
雖然此時病毒百花齊放,黃立民預測,呼吸道融合病毒可能在12月初結束流行,流感、新冠仍是主要病毒,不過,也要注意引發社區型肺炎的肺炎鏈球菌。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是預防方法,尤其是染疫者,可能會有續發性細菌感染,目前老人、幼兒都有公費疫苗,不妨事前詢問醫師。
口罩要戴到明年春天
此外,糖尿病患等慢性病人也必須注意多重感染。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社區型肺炎常見糖尿病患,其中,肺炎鏈球菌是最常見的病因,病人除了要接種新冠疫苗,應該和醫師討論是否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口罩要記得戴好,」黃立民認為,口罩是最便宜有效的防疫措施,他從疫情推測,至少要戴到明年春天。
圖片來源: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