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下午,一名15歲來自吉里巴斯的少年Tamaroa從馬偕醫院出院,返回1萬4000公里外的家鄉。
他在2019年因為骨癌來台治療,原本打算停留9個月,受疫情影響,延長到2年多、935天的漫長歷程,創下太平洋島國民眾來台轉診醫療的最長紀錄。
位於太平洋上的吉里巴斯有著看不到盡頭的海,也是世界上唯一橫跨東西南北半球區域的國家。馬偕醫院長期在當地投注醫療資源,不但安排國際醫療個案來台治療,就連醫院的電腦斷層也是馬偕捐贈、教導使用。
兩國斷交 差點影響治療計畫
時間回到2019年8月29日,Tamaroa由長他13歲的表姐Rosennah陪同來台就醫。在馬偕醫院治療下,9月6日進行左腿膝上截肢手術,就在後續準備化療,9月20日吉里巴斯片面宣布與台灣斷交,當時,包括Tamaroa在內的7組病人一度被吉國安排,轉往中國大陸接續治療。
但是,病人充滿焦慮、不安,基於過去10多年的醫療合作,馬偕醫院和吉國政府溝通,表達「邦交斷、醫療不能斷」的立場,終於讓吉國同意病人全部留在馬偕,完成治療,讓大家吃了定心丸。
遭逢疫情 不能返鄉
原訂住院9個月治療的Tamaroa,過程一切順利。可是,就在2020年5月結束治療,準備返鄉時,碰上COVID-19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南太平洋島國採取出入境管制措施,吉里巴斯更是關閉國境,他只能繼續滯留在台灣。
2020年9月,馬偕醫院進行後續追蹤檢查,發現Tamaroa的癌細胞有轉移現象,於是再度入院治療。這一住,就長達133天,還歷經6次化療。

Tamaroa在台灣停留935天,最少度過2次生日,馬偕醫院醫療團隊買了大蛋糕,為他慶生,讓他感受台灣的溫暖人情。
院方考量這對表姐弟離鄉背景,感到無助與空虛,為了關懷他們,院牧部關懷師與國際醫療中心工作人員每週安排藝術繪畫分享,藉由畫筆,讓他們的思鄉之情增添幾分歡笑。
另一方面, Tamaroa截肢後,容易發生行走肌肉不協調、肌肉萎縮,可能會對身體外觀改變而內心受傷。於是,團隊集結各界善心,2021年6月為他裝設義肢,並積極進行復健訓練計畫。
延伸閱讀:張文瀚: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接任第21屆馬偕醫院總院長
馬偕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徐永偉醫師表示,Tamaroa與表姐深受馬偕團隊喜愛,看到他們辛苦來台治療,心中十分不捨。無奈遭逢斷交,又受限於疫情,他們在台灣一待就是935天。

Tamaroa(後排左四)和表姐(左五)深受馬偕醫療團隊喜愛,這對表姐弟在依依不捨下,和醫護人員道別,離台返鄉。
從鼠年到虎年 拿3次壓歲錢
Tamaroa感受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從鼠年到了虎年,拿了3次壓歲錢,當年的小男孩如今長高、長胖不少。
徐永偉表示,以往吉里巴斯病人來台治療,最短大約20天,像Tamaroa超過900天,從沒遇過。然而,國際醫療工作不只是看見需要,而要讓遠渡重洋的病人感受台灣的善意。
就在吉里巴斯鎖國2年,2022年1月開放邊境管制,馬偕為表姐弟完成二劑COVID-19疫苗接種,安排搭機回家。Tamaroa與醫療團隊一一道別,終於在3月21日下午搭機,返回闊別已久的家鄉。
圖片來源:馬偕醫院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