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舉世聞名,被醫師「創造」的試管嬰兒受到這項醫術影響,以後想要唸醫學系,投身研究不孕症。

就讀高一的高子蕎、高子璨是雙胞胎試管寶寶姐妹花,16年前,她們經由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安排設計」,來到人世,成為父母最大的欣慰。

茂盛醫院是台灣知名的人工生殖機構,時常號召當年接受治療的不孕夫婦,帶著試管寶寶,回到醫院參加慶生活動。高子蕎、高子璨不知道自己的出生過程,直到某一次安排,見到李茂盛,才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

 

李茂盛影響試管嬰兒職涯規劃

「如果沒有試管嬰兒的技術,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我們以身為試管嬰兒為榮,」16歲的高子蕎、高子璨笑著表示。

姊妹倆回憶小學時期,有一天媽媽拿了診斷書及胚胎的照片,告訴她們是試管嬰兒。姐姐子蕎說,「我那時候懵懵懂懂,直到國中的生物課,聽了老師介紹試管嬰兒的技術,才知道自己的出生是這麼特別!」

雖然小小年紀,她們對未來的職涯規劃已經定下目標,子蕎知道李茂盛幫助國內外想要懷孕的夫婦,打算長大之後,起而效尤,也要當個治療不孕症的醫師,幫助不孕症夫婦,讓生命延續下去。

 

試管嬰兒
李茂盛醫師「創造」的高家雙胞姐妹花,她們以身為試管嬰兒為榮。

 

子蕎對數理和生物科有極高興趣,文科也很在行,國中會考時,還拿過全校唯一的5A++作文六級分,學業成績表現非常亮眼;妹妹子璨則想跟著媽媽,當國小老師。

「從茂盛醫院誕生的試管寶寶,年齡最大的已經30歲了,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的藝術品,」李茂盛表示。

也是中華民國不孕症基金會創辦人的李茂盛說,去年7月1日起,政府擴大試管嬰兒補助,經過一年,全台已有2733對夫妻成功懷孕,產下3070名新生兒;其中,茂盛醫院協助了978名婦女順利懷孕,比率將近1/3。

 

李茂盛與試管嬰兒
李茂盛醫師(左二)和高子蕎(左三)、高子璨及高爸爸合照,心中充滿喜樂。

 

今年面臨15萬名新生兒保衛戰

「希望試管補助案能帶來5000個試管寶寶,打贏今年艱難的『15萬保衛戰』,」他說出心中期待。

台灣人愈來愈需要接人工生殖術,國健署統計,最近10年施數累計周期數增加284%,女性生第一胎的年紀在最近20年從26.7歲延後到31.2歲。

國發會推算,高齡化使工作年齡人口快速下降,如果生育率無法提升,未來10年,必須引進40萬名外來就業人口。

幸好不孕症醫術正在進步,醫師利器也多了。例如,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前染色體套數檢查(PGS篩檢),以及新一代個人化排卵針,都能提高成功率。

 

圖片來源:茂盛醫院、高家姐妹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