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7日,一名49歲邱姓女子到台北市南京東路連鎖醫美診所進行電波拉皮療程,由吳姓皮膚科醫師施打牛奶針,以舒眠麻醉降低疼痛。

治療過程中,邱女士血氧濃度不穩,吳醫師緊急停下手術,送往馬偕醫院。當時她意識清楚,送醫途中,狀況卻急速惡化,不久失去呼吸心跳,搶救無效,宣告不治延伸閱讀:全身麻醉後遺症:那一場沒有麻醉專科醫師的手術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在9日上午再次前往稽查,確認手術及麻醉都由吳醫師執行。假使法院判定醫師有業務過失,衛生局將依法移付醫師懲戒辦理。

 

醫美醫療糾紛

醫美療程如果需要舒眠麻醉,可要求麻醉專科醫師執行。

 

醫美、光電、整外、腸胃鏡、牙科舒眠麻醉宜納規範

由於陸續發生醫美麻醉致死事件,醫策會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委員蘇百川在臉書上直言,醫美、光電、整形外科、腸胃鏡、牙科的全身麻醉、深度鎮靜,應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

至於輕、中度的麻醉,才開放由受過麻醉訓練認證的非麻醉專科醫師執行,並且納入醫療規範。

醫界對此也議論紛紛,北市聯醫蘇一峰醫師認為,邱女士之前治療順利,並不代表就會一直沒有事,麻醉過程必須使用生命徵象監測器,才能及早發現血壓血氧變化。

發生這件憾事,吳醫師後來表示,她相當意外。邱女士5年來,幾乎每年都做一次醫美療程,之前沒發生異狀。邱女士施打牛奶針舒眠麻醉,劑量必須精準,療程不需要麻醉科醫師到場。

 

舒眠麻醉

 

 

麥克傑克森死於牛奶針過量

食藥署表示,牛奶針因為含有丙泊酚(Propofol),外觀呈現乳白色,而有此稱號。這是醫療用途的麻醉劑,用在人工呼吸器病患、局部外科手術和侵入性檢查的全身麻醉,以靜脈注射體內。

食藥署進一步表示,使用牛奶針之後,可能會導致心跳減緩、抑制呼吸而死亡。

因此,必須在具備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由麻醉專業醫師給藥,持續監測病患的心臟及呼吸功能,避免因藥物過量,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延伸閱讀:胸腔手術可以免除麻醉插管

流行樂天王麥克傑克森就是因為牛奶針過量而喪命,台灣過去也發生數起自行施打牛奶針過量致死的案例。行政院在2015年將丙泊酚Propofol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第四級毒品,加強流向管理。

發生這起致死案的吳醫師在長庚、萬芳以及北醫擔任皮膚科與醫美主治醫師,也到日本醫美診所進修,是台灣、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擁有多項皮膚科相關手術認證,也為藝人做過醫美。

藝群醫美集團副院長王姿予認為,吳醫師是學經歷豐富的皮膚科專科醫師,麻醉專科醫師則能精準計算麻藥劑量,可能因為沒有找專家協助,才發生此一遺憾。

 

醫界昆凌王姿予醫師

藝群醫美集團副院長王姿予提醒民眾,接受醫美治療,要詢問麻醉過程。

 

舒眠麻醉前要求麻醉醫師參與

她說,一般而言,皮秒雷射、音波使用局部麻醉即可。如果是做鳳凰電波,對於耐痛度低的病人,為了加強療效,就需要全身麻醉。不過,麻醉中的病人沒有痛覺,醫師就要注意皮膚反應,預防燙傷起水泡。

由於醫美診所鮮少聘請麻醉專科醫師擔任專職,往往是需要麻醉,才通知合作的專科醫師前來診間,並且由病人支付額外麻醉費用(延伸閱讀:麻醉科醫師分布也有城鄉差距)。

王姿予建議病人做醫美之前,詢問是否有麻醉專科醫師進行麻醉,並且要求對方出示專科醫師執照,而醫美診所要增加急救設備,醫師學習急救技能,一旦病人出現異常,可增加病人安全。

 

舒眠麻醉是診所商業用語

「舒眠麻醉不是醫學專有名詞,而是診所的商業用語!」嘉義長庚醫院麻醉科醫師施明宏在《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表示。

他提醒,舒眠麻醉就是鎮靜麻醉,並非零風險,卻經常被輕描淡寫為「就像睡一覺」。

施明宏強調,在麻醉專科醫師把關下,各項監測措施到位,病人可以自主呼吸、不用插管、術後縮短甦醒時間、減少喉嚨痛或頭暈嘔吐,才能夠像睡了一覺。

 

舒眠麻醉比全身麻醉危險

他還提醒,不插管的舒眠麻醉更需要麻醉專科醫師監測。相較舒眠麻醉,插管的全身麻醉能夠影響呼吸道的變數都在醫師掌握中。

反觀舒眠麻醉,大多數是中度鎮靜以上,甚至全身麻醉,鎮靜程度愈深、病人的呼吸心跳愈受影響,麻醉專科醫師需要更高的注意力,完成監測與應變。

麻醉專科醫師李佳霖醫師在臉書上也說,舒眠麻醉比插管的全身麻醉還要危險。麻醉中的病人舌頭往後,下巴後縮的病人更容易在沒有插管的情況下,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缺氧,危及生命安全。

施明宏提醒,基於病人安全,俗稱「麻姐」的麻醉護理師也不能幫麻醉專科醫師執行,麻醉醫師與手術醫師也不可以是同一人,以免同時兼顧,手術中分神,造成事故。

 

圖片來源:網路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