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確診人數為933例,本土為744例。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目前疫情發展快速,未來有可能單日上看萬例。由於5~11歲兒童沒有打新冠疫苗,疫苗專家希望食藥署儘快審查,授權通過,讓他們施打。
教育部統計,從2021年4月20日到2022年4月13日,學生確診本土案例有1602人,其中,國小、幼兒園共有728人,占45.4%,接近一半。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雖然兒童染疫,主要是輕症,一旦台灣爆發社區大流行,除了老人,兒童會是另一個受波及的主要族群。

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建議,兒童雖然以輕症為主,還是要打疫苗,降低大規模流行時付出的社會成本。
他說,兒童發生中重症、致死率,都小於0.1%,可是,以美國為例,仍有近千名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死亡。一旦兒童發生中重症,勢必會增加社會成本,而且超過成人。由於他們需要父母照顧,父母就要請假,學校停課等問題,都需要考量。
國外發生過大規模社區流行,目前已經有10多個國家讓5~11歲兒童接種疫苗,不過,也有國家即使有過大流行,認為兒童以輕症居多,還在觀望,沒有施打。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呼籲政府儘快審查通過適合兒童施打的疫苗,讓下一代多一層保障。
台灣若大流行 可能有數十名或上百名兒童死亡
相較來看,台灣沒有發生過大流行,兒童又沒有打疫苗,缺乏抗體保護,一旦有社區大爆發,李秉穎擔心可能會有數十名或上百名兒童死亡。
「最近這陣子,醫院已經收治超過10名幼兒和學童!」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表示。雖然病童是輕症,仍需要住院治療。他呼籲家長不要擔憂,等待疫苗審查的同時,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
目前BNT在美國及某些國家被授權EUA緊急審查,12歲以下兒童可以接種,莫德納僅獲得歐盟EUA認證。黃玉成表示,台灣此時恰巧沒有BNT,食藥署尚未授權任何疫苗,就算兒童想打,也沒得打。
不過,他透露,食藥署、ACIP即將分別召開會議,討論兒童施打疫苗事宜。ACIP的專家會就施打優缺點討論,取得共識,食藥署討論後,會決定是否通過疫苗EUA審查,此時,才能確定兒童要施打那種疫苗。
兒童次蛋白疫苗試驗尚在進行
由於mRNA疫苗可能導致孩童心肌炎的風險,次蛋白疫苗是否適合?李秉穎表示,Novavax正在對兒童進行研究,結果還沒揭曉。至於高端,雖然完成12~17歲青少年試驗,證明安全性高,但是,被食藥署卡關,無法通過。
「食藥署不同意高端在青少年身上使用免疫橋接,」黃玉成分析卡關原因,雖然學術界可以接受與成人的免疫橋接相比,卻未獲食藥署通過。因此,高端沒有進一步以兒童進行人體試驗。
家長有權利決定是否讓子女施打
不過,也有醫師對5~11 歲兒童接種疫苗,持保留態度。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兒童重症率極低,加上疫苗副作用研究資料相對不足,台灣社區感染率偏低,不急於一時。
然而,如果要鬆綁國小停課標準,他建議,應該讓家長自行決定是否同意子女接種疫苗,以便放慢社區感染的腳步,用時間換取空間,避免疫情大規模、快速爆發,換取正常生活。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Photo AC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