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確診人口中,0~19歲占了22%,60歲以上者為11%,嬰幼兒、青少年確診率是年長者的2倍,公衛學者認為,他們的確診率偏高,應該降到20%以下。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在5月4日的《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確診者年齡分布,由於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時間較成人晚,確診比率較高,0~9歲嬰幼兒占11%,10~19歲青少年為10%,反觀60~90歲以上者,確診率是下一代的一半。

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認為,0~19歲的嬰幼兒和青少年確診比率應該降低到20%以下。
嬰幼兒和青少年確診比率偏高
「嬰幼兒、青少年在確診人口中偏高,應該降到20%以下!」陳秀熙強調。
莫德納兒童疫苗在5月2日開打,由於家長擔心副作用,不少人臨時抽單、觀望,也有家長希望子女施打副作用較少的高端疫苗,屢屢向食藥署反應,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77萬劑兒童BNT疫苗不久將會來台,家長有另一種選擇。
團隊成員的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表示,有一分研究就顯示,瑞士日內瓦一所小學因為學童確診,造成家人跟著確診。

瑞士研究顯示,兒童確診會造成超過80%的家人確診,兄弟姐妹和成人都難逃感染。
瑞士研究:兒童確診 逾8成家人連帶確診
她表示,這所小學其中一個班級在2022年2月出現第一個學生確診,校方在3天內對4個班級進行PCR檢測,有26人確診,其中,儘管有17名兒童已經有陽性抗體,仍有5人再度感染。
研究人員追蹤其中24名確診兒童,發現他們的兄弟姐妹有81%確診,共有31人,成人確診率則是86%,有22人感染。從這項結果看來,一人確診,造成家人確診的機率超過8成。
她認為,兒童之間親密接觸,加上沒有嚴守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範措施,容易傳染,而確診之後,回家再把病毒帶給家人,造成家戶感染。
莫德納預防Omicron 年紀愈小效果愈好
由於兒童確診不但影響家庭,也間接增加社會成本,目前已經有數十個國家為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莫德納甚至對3537名6個月~6歲的嬰幼兒進行疫苗研究,並且在4月29日發表最新的第2、3期研究,顯示疫苗安全有效。
嚴明芳解釋,12~17歲青少年施打100微克莫德納,6~11歲兒童施打50微克,6個月~6歲的嬰幼兒減半劑量,注射25微克,3個年齡層都是2劑。結果顯示,嬰幼兒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與成人施打100微克相當。

莫德納疫苗對嬰幼兒的研究顯示,沒有死亡和心臟疾病,已經在4月底通過歐盟緊急授權。
沒有死亡 沒有心包肌和心肌炎
莫德納預防Omicron的表現看來,年紀愈小,效果愈好。對2~5歲兒童,能降低37%的感染風險,至於6~23個月嬰幼兒,則可以降低51%。
以安全性來說,6個月~6歲的發燒比率比6~11歲兒童低,而且沒有發生心包肌、心肌炎,也沒有死亡和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因此,他們在4月底獲得歐盟緊急授權,目前正向美國提出批准6個月~5歲兒童使用。
圖片來源: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