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談:從名人看疾病。

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將在927日舉行國葬。在執政生涯中,他2度擔任首相,卻因為潰瘍性結腸炎被迫辭職2次。第一次是2006年,他就職僅1年,第二次是2020年,當時他滿臉疲憊,還吐出血絲,決定卸下首相之職,專心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大腸疾病,和生活壓力有關。回想安倍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內閣爆發醜聞,包括政府養老金記錄丟失,影響到5千萬人,政府聲譽受損。

此時,他領導的自民黨在參議員選舉中大敗,安倍內閣受到重大打擊,即使改組,也無法挽回日益下滑的支持度,工作上帶來龐大壓力,加上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只好辭職。

安倍第2次辭職,又是因為這個病。2020年疫情四起,日本來不及做好防疫,民眾怨聲載道,疫情壓力影響他的健康,只好再度辭職。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有5大主要症狀,不難分辨。

 

台灣近14年盛行率增加5.1

二戰之後在西方出現的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隨著經濟發展而增加。日本是最早發病的亞洲國家,2001年以後,台灣病人愈來愈多。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表示,台灣過去少見這個病,可是,近14年盛行率卻增加5.1倍。

不知道安倍的症狀是什麼,但是,根據國內醫師的治療經驗,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除了腹痛腹瀉、血便,讓人貧血,甚至一吃東西,就要上廁所。病人每次吃飯前,必須確定廁所裡沒有人,順利上廁所,搞到最後,不太敢吃食物。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遇過一名病程12年的病人,從便秘轉而腹瀉、血便,進食不到5分鐘,就要上廁所,有時拉出來,整個馬桶都是血。後來,病人發燒,貧血昏倒住院,經過檢查,才發現整段大腸都發炎,光是輸血,就輸了4、5袋。

 

潰瘍性結腸炎
參考這張常見的腸道疾病表,儘早找醫生治療。

 

有病人一個月內暴瘦8公斤

也有病人每天血便6、7次,一個月內瘦了8公斤。當生活中有精神壓力,病症就會加重,一吃東西就腹痛,喝飲料也要上廁所,當他參加路跑,也是一路找廁所,相當不便。

李柏賢說,潰瘍性結腸炎因為大腸細胞長期反覆修復、發炎,細胞生長出錯而造成,屬於自體免疫系疾病,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73倍。

他治療過一個35歲的麵包師父,平時吃類固醇控制病情,5年沒做大腸鏡檢查,一檢查竟然得到大腸癌。

 

潰瘍性結腸炎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左)和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提醒民眾,腸胃不適要早就醫

 

醫病共同找到最適當療法

由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和腸躁症有些類似,李柏賢教大家分辨的方法:腸躁症會有腹痛、腹瀉,沒有血便、發燒,如果出現血便,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統計,病人以30~50歲居多,正是主要的勞動力。王鴻源表示,中重度病人需要使用生物製劑,有好幾種類型,藥效最久的是12週才打一針,幸好健保已經給付,和醫師討論,就能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

要如何預防潰瘍性結腸炎?老話一句,地中海飲食、多運動、放鬆心情。多菜少肉吧。

 

圖片來源:安倍晉三臉書、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