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健保給付癌症的藥愈來愈多,仍然有許多病人付不起醫藥費。

46歲的阿煌在2年多前發現晚期肺腺癌,癌細胞轉移到腦,有8個腦腫瘤。因為健保只給付3個腫瘤的錢,他想自付治療5個腫瘤,卻不符健保規定,只好拿出半生積蓄,全部自費,以加馬刀治療,藥費一個月要17萬元!

在台南市開機車行的他,為了顧性命,把車行交給別人經營。但是,為了昂貴的醫藥費,他的積蓄根本不夠,只好又回到車行,重拾修車的行業。他原本以為只能活12年,現在活了3年,想到自付的醫藥費,只能把口罩戴得更緊,繼續低頭工作。

雖然健保陸續開放給付癌症用藥,病人5年存活率從健保開辦前的40.7%,增加到59.7%,可是,健保給付新藥時間漫長、給付範圍沒有彈性,限制太多,許多病人被迫要自費使用高價新藥。

「有的病人付不起高價藥物,也有人可能等不到健保給付新藥,就離開人世!」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帶著遺憾的語氣表示。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呼籲政府,重視癌症病人自付藥費,影響經濟的問題。

 

健保財務困難  難以支付癌症藥費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過去幾年,健保總額年成長率約莫4~5%,然而,癌症藥費每年成長幅度約10%,比健保總額成長率高出一倍,加上癌症病人年齡中位數是64歲,未來癌症藥費會更高,在老化社會,老人醫藥費占健保支出達38.4%,可以想見健保財務會愈加困難。

她進一步表示,觀察2013~2020年,癌症新藥從審查到健保給付平均耗費730天,相當2年的時間,可是,病人能真正用到新藥,往往要等上34年。

好不容易,新藥通過健保給付,又因為健保種種限制,最後能符合給付資格的病人只占3成,例如,阿煌如果只有3個腦腫瘤,就合乎健保資格,因為多了5個,健保連原有的3個,也不給付,因此,他被逼得只能自費,才能活下去。

台灣癌症基金會從2019~2021年對癌症病人、專家舉辦多次訪談與調查。經過3年研究,發現5~7成病人願意每個月自費2~3萬元醫藥費,也就是說,健保付一些,病人也願意付擔部分費用。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分析,健保總額的成長跟不上癌症藥費的成長。由於每年有10多萬新增癌症病人,以健保的財務狀況,難以支付癌症藥費。

 

推動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

因此,他們參考英國政府的「癌症藥品基金」,打算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在新藥獲得健保給付之前,由基金補助病人2年,當成過渡型支持機制,減輕病人經濟負擔。

「這項基金需要病人、藥廠、政府、社會慈善機構等多元單位共襄盛舉,」賴基銘說,至於基金最低的額度,還在討論當中。

「只要通過台灣食藥署審查,正在申請健保給付的癌症新藥,都在申請補助範圍內,」他解釋。

台灣癌症基金會和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等病友團體已經向政府提交「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政策建言書,希望能改變病人的命運。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台灣癌症基金會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