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醫師節期間,狂炸社群平台的抗疫歌曲《Promise》(https://reurl.cc/Rj89br),由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作詞作曲,旋律歌詞平易親人,引發共鳴。

在馬偕醫護人員一句句傳唱的暖聲裡,即使創作背景是世紀瘟疫大流行,卻還是予人清甜的療癒,歌聲堆疊著微小的幸福感,給人力量,在YouTube超過8萬點閱率。

 

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右)擅長治療精準顱顏手術。由於手術需要高度專注力,他在閒暇時作曲、唱歌,紓解壓力。

 

劉映君說,自己喜愛音樂創作,腦海經常浮現旋律,連走路也會哼著心中的曲調。他創作《Promise》的時候,先出現副歌旋律,再從副歌回推,寫下主旋律,搭配流行樂渲染的特性,傳達醫護面對未知疾病的擔憂,以及站在第一線的堅強。

 

曾獲金曲台語歌王蘇明淵評選最佳作曲

劉映君從小就和音樂為伍,幼稚園時期學習彈鋼琴,國中接觸吉他,並且在樂器行結識同好。當時社會興起五月天、脫拉庫等獨立樂團的風潮,成為他在課餘將心力放在音樂的鼓舞力量。

到了建中,他不忘情熱門音樂,參加社團,開始創作。進入輔仁大學醫學系,持續把音樂當成好朋友。大四那年,他參加學校的音樂盛事——青韻獎,作詞作曲在創作組拿下「最佳作曲獎」,當時的評審之一正是第31屆金曲台語歌王蘇明淵。

 

劉映君熱愛音樂,也擅長從事醫美手術,接受過治療的病人都滿意他的醫術和他關懷病人的態度。

受輔大校長江漢聲感召當白袍歌手

就讀輔大期間,泌尿科權威江漢聲時任副校長,還是大學生的劉映君看見江漢聲在教學、研究、臨床看病之餘,還能化身藝術家,優雅地彈奏鋼琴,得到感召,想要效法,當個白袍音樂家。

等劉映君正式成為醫師,嚐到工作帶來的高壓、高張力,也曾接力22小時開大刀,很想在醫學專業之外尋找紓壓方法,於是,他在休閒時間,藉由創作歌曲,享受音樂領域的自在。

他認為,音樂創作靠的是靈感,他的創作風格隨著時間而改變,早期的曲風偏向搖滾,現在則以流行歌為主,偏Funk、也有嘻哈風,目的是要讓人感到輕鬆。

 

醫療專長:

精準3D顱顏手術、眼球內凹、複雜性顏面骨骨折、唇顎裂、燒燙傷治療及疤痕重建周邊神經手術

醫美項目:

眼皮美容、眼袋手術、眼瞼下垂整形手術、隆乳手術、先天顱骨畸形矯正、先天顏面不對稱、戽斗之正顎手術及國字臉削骨手術

 

為醫護人員創作防疫歌曲

回首去年疫情爆發,社會氛圍緊張,馬偕醫院為了防堵院內感染,多次開會討論防範事宜。

劉映君表示,雖然整形外科沒有直接治療呼吸道病人,可是,他看到加護病房收治疑似染疫病例,醫護人員穿戴多層隔離衣,護理師甚至無所畏懼,幫病人拍痰,這樣的勇氣讓他敬佩,因此,想要用歌曲表達第一線醫護的心情。

好才藝不缺伯樂,繼《Promise》之後,院內感染控制組同事要求劉映君幫忙寫歌,希望他傳達手術房器械消毒乾淨、避免感染的重要性。

一開始,他不知道如何著手,後來,他發揮幽默感,把稱為Kelly的止血鉗擬人化,寫下《Song for Kelly》,將枯燥的消毒執行程序,寫成活潑輕快、充滿節奏感的歌曲,讓同事從歌曲中記住器械滅菌的流程。

Kelly,它沾到了血液,不擔心,就泡進酵素裡,瞬間,變得多麼乾淨,多麼清新,滅菌,放進高壓鍋裡,安心,看化學指示劑,儲存,溫室花朵一樣專人管理……」,劉映君拿出手機,播放《Song for Kelly》,描述止血鉗的清潔方法。

https://reurl.cc/LpeG9X

 

馬偕醫院醫師劉映君(前中著黑衣)有感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第一線照顧染疫民眾,寫下台灣第一首抗疫歌曲,與同事在錄音間完成錄製。

 

用換位思考經營醫病關係

劉映君將自己「換位思考」,以「同理心」創作歌曲,他想像自己是照顧染疫的第一線醫生、止血鉗,其實,他在看診時,也用心經營醫病關係,試著把自己當成病人。

也從事醫美手術的劉映君了解,病人接受手術時,會感到害怕。不同於坊間醫美診所,為了幫病人紓解緊張的情緒,他會播放音樂,術後也會親自回答疑問,不是丟給諮詢人員。

 

學歷:

輔仁大學醫學系

經歷:

台北馬偕醫院外科部醫師

 

 

由於他平易近人,病患不僅說出身體病痛,更願意向他吐露生活遭遇。曾經有下肢潰爛的長者求診,付不出醫藥費,在他的引導下,長者才吞吞吐吐,面帶難色講出經濟困境,他立即通報社工,安排協助。

若要問音樂創作與經營醫病關係的關連,或許就是劉映君在關乎病人生死的交會關頭盡力救治,這一分成就感又能夠在創作當中找到。

 

圖片來源:劉映君醫師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