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到2022年1月底,台灣出現Omicron社區感染,指揮中心要求醫院開設專責病房。這不禁令人想問,在病房裡和病毒第一線作戰的護理人員,工作安全是否受到政府重視?
護理人員抱怨,本土疫情從2021年5月大規模延燒,半年多之後,仍然有人沒有領到防疫津貼。如今醫院要開設專責病房,他們想問:護理人力是否足夠?為了避免把病毒帶回家裡,該有的隔離住宿場所是否安排妥當?
2022年1 月初,台灣桃園機場群聚案擴大,1月 7日新增4例Omicron本土病例,累計本土確診人數到達13例,境外移入達58例,創下新高。由於Omicron傳播極快,指揮中心要求北北基、桃園、新竹縣市、苗栗、宜蘭等8縣市擴大開設專責病房,確保醫療量能。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2021年疫情嚴峻時期,衛福部曾經允諾要拿出對策,改善護理人員工作環境。

疫情期間,陳玉鳳呼籲衛福部提高護理人員的防疫津貼。數個月之後,衛福部發下津貼,不過,她發現,有些護理人員沒有如期領到。
部分護理人員沒有如期領到防疫津貼
可是,她發現,直到2021年12月,仍有護理人員沒有拿到防疫津貼,向衛福部查證,卻得到已經如期發放的回應,敢怒不敢言之下,在社群網站向她發牢騷;還有醫院自動打8折,1萬元的津貼只給8000元,她懷疑,錢到底去了那裡?
「2021年12月發生台大醫院要護理人員回捐3成防疫津貼,就是一項實例,」她表示。
儘管護理人力不足存在已久,在最前線照顧染疫病人的職責卻落在他們身上。當看護不敢進入專責病房,他們要冒著風險,幫病人把屎把尿,料理生活瑣事。陳玉鳳認為,醫院應該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否則,護理科系的畢業生不願意投入,人力永遠不足。
護理師經歷:
景美綜合醫院、恩主公醫院、部立台南醫院
爭取勞動權益經歷:
台灣護理人員諮詢協助團版主、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創會理事長、第一屆台北市醫療保健服務產業勞動檢查陪同鑑定人、勞動部勞資爭議仲裁委員
2022年護理人力缺口為1.2萬~2萬人
根據2022年1月分記錄,護理師執業登記有18.5萬人,2021年10月分為18.08萬人,增加了5000人。她說,按照衛福部推算,2022年需要補足1.2~2萬人,顯然這5000名應屆畢業生並不足夠,面對傳染極快的Omicron,新人能否上場應戰,令人擔心。
疫情在2019年爆發之時,衛福部長陳時中就表示政府「超前部署」,可是,2021年痠情嚴峻期間,護理人力不足,他還否認醫療崩潰,直言人力足夠,陳玉鳳表示,這其實是謊言!
「我拿出衛福部的資料,向他質疑,如果我所言不實,早就被抓去關了!」她回憶當時以直播方式,為護理人員發聲,影片創下上百萬人點閱,還傳到對岸,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護理人員的隔離住宿不夠
她說,2021年疫情嚴峻期間,護理人力不足,醫院只好跨科調度人力,護理師被安排調到不熟悉的醫療單位工作。由於沒有足夠時間受訓,不了解工作流程和病房動線,擔心會造成交叉感染,加上工作過勞,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
此外,護理人員下班,不希望把病毒帶回家,在外找隔離住宿,卻被房東驅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甚至出現公費住宿只限當天照護疑似確診病患或執行採檢工作者使用,引發護理人員不滿。陳玉鳳質疑,醫院是否已經安排住宿,消弭類似疑慮?
學歷:
新生醫校
中台醫專(現為中台科大)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進修
交通大學科技與法律研究所勞動法學分班
雖然有醫院在2021年對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希望了解他們在疫情之下的過勞和壓力程度,可是,事過境遷,至今沒有醫院提出積極作為,提高工作安全。
「衛福部的改善措施在那裡?如果有,就要對外公開,」她認為。
每年護理科系約有1萬名畢業生,真正進入醫療院所者約5000人,還有另外5000名學生改行,如何號召他們回歸,她希望衛福部應該深切思考,拿出解決辦法。
圖片來源:陳玉鳳理事長、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