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在5月19日調整專責病房1:5的護病比,放寬到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最高增加3倍,引發醫護人員反彈浪潮。
「醫院加薪加人,召回離開的護理人員,穩住院內現有的人力,就能解決醫療量能不足、放寬護病比的問題!」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一語道出解決方案。
她表示,指揮中心不肯承認護理人力不足,事先沒有詢問護理界團體,逕行調高護病比,做法實不可取。由於有研究指出,在超額的護病比之下,護理師每多照顧一名病人,病人住院30天內,死亡率就提高5%~7%,指揮中心顯然置病人安全於不顧!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認為,醫院加薪加人,一定能夠解決護病比不足的問題。
專責病房需要餵三餐、清便溺、擦澡、換尿布
台北市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等醫護團體在5月中旬才向疾管署抗議,醫院私下調高專責病房護病比,沒有遵守1:5。令他們意外的是,疾管署和醫院站在一起,調高護病比,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5月22日拍攝短片,為專責病房的護理師表達心聲。
影片敘述,每位確診住院患者都是高齡、多重共病、患有癌症、需要洗腎、長期臥床,由於沒有家屬或看護人員陪同,餵三餐、清理便溺、擦澡、換尿布都是護理師親力親為。
「專責病房有躁動的精神病人、失智或重聽,不能配合護理要求的病人,也有情緒不滿、對疾病充滿焦慮的病人。除了病房裡面,護理師還要應付病房外打電話詢問病情的家屬,」影片主述者說。
從影片敘述還能知道,護理師在早上8點進入專責病房工作,回到護理站已經是中午過後,他們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衣,要獨自扛抬病人,做完一項治療,早已全身濕透。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為放寬護病比,感到憂心,製作黑色圖卡表達不滿。
醫院違法脅迫護理人員超額照顧
護理人員已經夠辛苦了,陳玉鳳發現,有些醫院以防疫津貼為手段,脅迫護理人員照顧更多病人,誘使他們為了薪資,等同強迫同意。
她說,某一家醫院名義上由護理人員自行投票決定,是否要照顧5床以上,實際就是要他們自願同意。
投票單寫著:「請問大家有關專責病房的津貼,護病比,如果想要照顧床數少一點(5床以下),但是可能會拿不到額外的津貼,相反的照顧5床以上就會有津貼,」結果,「同意5床以上,一定會有津貼」的人數多過反對者。
「醫院採用這種強迫投票,已經違反『勞基法』,」陳玉鳳翻出「勞基法」第5條:雇主不得以強暴、脅迫、拘禁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強制勞工從事勞動,她說,這家醫院顯然已經違法。

某一家醫院以投票和防疫津貼,形同強迫護理人員自行同意照顧5床以上病人。
今年護理人力短少2萬人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回想疫情初期,護理人員以身在第一線為榮,可是,看到指揮中心漠視他們的權益而心灰意冷。護理人員因為照顧確診病人,自己跟著確診,職場環境犧牲他們,一旦他們無法再撐下去,將會引發離職潮。
其實,今年護理人員執業登記率是59.1%,比2021年最高的59.7%少了0.6%,減少1320人。衛福部長陳時中說,2020年執業人數為18萬 153人,2021年18萬5005人,今年1~4月則是18萬3685人。
不過,他認為人力沒有減少,到了6、7月,還會有畢業生進來,按照以往,護理人力都是上半年少,下半年多,沒有大量減低。
然而,對照衛福部推算,2022年需要補足1.2~2萬人,醫療院所還無法補足這些人力之前,就已經先流失1320人。陳玉鳳認為,即使到了下半年,畢業生進入職場,需要受訓1~3個月,才能正式上場,付出勞力者依舊是現在的護理人員。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製作國際護師節的心願圖卡,要求衛福部和醫院不要虐待護理師。
健保署提撥醫院200億元現金
猶記健保署在5月13日發布新聞稿,將快速提撥現金200億元預撥款,協助醫院全心投入防疫,避免醫療量能不足。內文提到:「醫事人員承受高風險及高壓力……,健保資源一定會透過各種靈活彈性方案,支持醫院財務。」
「醫院加薪加人,就能召回離開醫療戰場的護理人員,」陳玉鳳說出解決之道。
既然醫院即將拿到200億元,如果徵召離去的護理人員,提高薪資,人力需求不就略為紓緩,護理人員能喘口氣了嗎?
圖片來源:Pixabay、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台大醫院企業工會、陳玉鳳理事長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