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長新冠害的!」如果你曾經確診,咳嗽幾星期卻好不了,別以為是長新冠,極有可能是得了氣喘而不自知。
有一名中年男性確診之後,久咳2個星期,還沒痊癒,以為是長新冠。有一天,他咳到胸腔發出咻咻聲,連晚上也咳不停,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氣喘,這才驚覺以往反覆感冒不停,其實是氣喘沒有根治而導致。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現,台灣約有20%的孩童氣喘,成人氣喘盛行率則約為10%,與糖尿病不相上下,但是,患者病識感不足,診斷率大約只有3成。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2023年,他們徵詢全台60家醫療院所、105位胸腔內科醫師,統整氣喘的常見症狀。
氣喘4大症狀 誤以為感冒
「久咳不癒、咳嗽咻咻聲、胸口緊、反覆出現感冒等4大症狀,是常見的氣喘徵兆,」王鶴健說,尤其反覆出現感冒症狀,是因為咳嗽、喘鳴沒有根治,遇到氣候變化或是免疫力下降,咳嗽惡化,病人會誤以為又得了感冒,實則是氣喘。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鄭世隆表示,許多人將氣喘跟長新冠混淆,英國醫學期刊就指出,有過半的氣喘患者確診之後,出現長新冠症狀,其實是因為原本就有氣喘,沒有妥善控制造成。
他解釋,氣喘是慢性氣管發炎導致呼吸氣流受阻,出現咳嗽、喘不過氣等症狀,遇到季節交替、溫度改變就容易發作,不同於病毒引起的長新冠。治療氣喘要使用抗發炎的吸入型類固醇,才能控制,並且降低急診住院及死亡風險。

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健保APP可以查詢氣喘治療診所。
吸入型類固醇治療氣喘 預防惡化和死亡風險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民眾認為氣喘4大常見症狀看似平常,不容易治好而掉以輕心。進入後疫情時代,氣喘診斷和長期照護更顯重要,全聯會正在推動氣喘照護認證診所,讓氣喘病人走進診所,就能及時診斷治療。
陳宏麟說,全聯會在2021年推動「健康肺氣喘點燈計畫」,全台共計545家基層診所加入,氣喘照護收案達5成。到了2022年底,有913間診所響應,目前增加到1500家。下載健保快易通APP,查詢「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就能找到治療氣喘的診所。
「健康肺氣喘神盾計畫」獲得健保署長石崇良認同。他說,這2年來,氣喘吸入器的處方比率逐步提升,氣喘住院急診率逐年下降。
王鶴健提醒病人,不要過度依賴短效型緩解用吸入劑,健保資料顯示,每年使用3支以上,急診住院風險增加7成2,死亡風險高出9成,應該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防止氣喘惡化和死亡風險。
圖片來源:Dr.131醫生醫、PHOTO AC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