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BNT疫苗從5月25日開打,第一批到貨量只有77.7萬劑,數量有限,不足以全面施打5~11歲兒童,造成診所醫護人員作業困擾。
由於疫情嚴峻,家長急著讓子女能夠施打,猛打診所電話預約,有家長因為打不到疫苗,責怪醫護,讓他們深感委屈。
「4月分開始,少了1922疫苗預約平台,其實是增加診所醫護的工作負擔,」一位診所護理人員表示。
她感嘆,4月分疫情升溫,民眾踴躍施打第3劑,以電話和診所預約,診所忙著接聽。到了5月分,診所除了打成人疫苗,要幫快篩陽性病人視訊看診,上傳通報系統,聯絡藥局開藥、送藥,最近還要為5~11歲兒童施打BNT,擔子更加沈重。

診所醫護人員認為,取消1922疫苗預約平台,民眾的預約需求轉嫁到診所。
取消1922 疫苗預約需求轉嫁診所
這位護理人員分析,全台只有少數縣市衛生局自行設有疫苗預約平台,自從指揮中心取消1922,等於把民眾的預約需求轉嫁診所,造成基層醫護諸多不便。
以施打兒童BNT疫苗為例,民眾打電話和診所預約,診所電話響不停,也接不完,醫護人員不得已,改為現場排隊或是網路臉書預約,即便如此,還是有家長打電話,希望能夠順利施打。
觀察兒科診所的臉書,就能發現家長因為無法預約,或挖苦或抱怨醫護人員:「從8:30撥了幾百通,都是通話中,居然就額滿了,真的是神奇了」、「我打了一百通左右,都在忙線中」。
不過,也有家長為醫護打氣:「幾十人幾百人同個時段打同一家電話,當然打不進去,要顧電話,又要顧現場預約,還要被罵,她們的抗壓性要非常足夠。」

醫護人員施打疫苗,還要接受民眾預約,準備作業耗費人力和時間。
家長為BNT打架 醫護壓力大
其實,最近幾天,家長為了讓子女搶到BNT疫苗,除了到診所排隊,還使出許多手法:有人一大早在診所前用板凳占位子、有人帶著孩子到外縣市施打。不過,仍舊有家長因為孩子打不到疫苗,心有不滿指責醫護人員,疫苗準備不夠。
「有家長找來民代,向我們施壓,」一位護理師向《Dr.131醫生醫》大吐苦水,她說,指揮中心提供的數量有限,連北部醫學中心都施打完畢,小診所怎麼有更多疫苗呢?
家長在診所排隊等候,也衍生亂象,讓診所感到困擾。有家長拿到號碼牌,先行離開,返回後已經過號,硬要插隊,新北市一家診所醫師就說,有家長因為排隊打了起來,他只好報警,維持秩序。
BNT準備程序 費時費工
BNT到貨之後,除了兒童,診所也要為成人施打。基隆市就發生一名7歲孩童注射BNT疫苗,診所護理人員沒有仔細比對資料,誤以為是12歲以上,便接種成人劑型,兒童一度因胸悶不適而送急診,家長還找民代投訴。
「發生這種遺憾,能怪診所嗎?」一位護理師為這家基隆診所抱不平。
她解釋,診所在同一時段施打兒童、成人兩種劑型,容易犯錯,加上BNT需要依照年齡,以生理食鹽水稀釋,均勻混和,再依對象抽取0.2㏄或0.3㏄不同劑量,手續繁複,耗費時間,在工作量大的情形下,很可能失誤。
新北市一位診所藥師也說,他們預定在5月30日施打成人BNT,有的家長看到「BNT」品牌,一股腦兒為5~11歲的孩子預約,所幸診所及時發現錯誤,通知家長主動取消,避免憾事發生。

BNT疫苗需要用生理食鹽水稀釋,作業繁複,如果同時施打兒童和成人,稍一不慎,就會失誤。
恢復1922 中央統籌疫苗預約
「1922疫苗預約平台有必要恢復,」上述護理師認為,疫苗施打由指揮中心統籌預約,診所不致有誤,也省去基層醫護的工作負荷。
「上餐廳都要事先預約,何況施打疫苗,更應如此,」診所醫師表示,因應龐大的施打人潮,中央統籌分配各縣市疫苗量,便利診所掌握事前作業,順利為民眾施打。
這位醫師還說,與其施打疫苗引來不便和民怨,他寧可為確診者執行視訊看診、以篩代檢,拿到的補助費會比疫苗高。
「每看一名視訊病人,疾管署補助500元。可是,施打1劑疫苗,健保署發給疫苗處置費、行政補助費各100元,3月、4月的費用至今還在積欠!」他無奈表示。
醫護人員是對抗病毒的最前線戰士,指揮中心如果提供便利的作戰裝備,相信會是最好的鼓勵。
圖片來源:員榮醫療體系、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