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4月16日為止,連續2天確診人數超過千人,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認為,新疫情時代,很有可能會發展為「人人有獎」,確診人數不是重點,而是要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減低醫療量能負荷。

「會不會染疫」、「確診人數多少」在此時變得不那麼重要,黃軒說,大家要轉而關心「會不會重症」、「救不救得起來」,防疫的重點變成保護醫療量能,以及那些沒有打疫苗的人和高風險族群。

時時關心疫情的黃軒在臉書上表示,綜觀3年來的疫情,各國從封鎖到開放,又從開放到封鎖,人們從沒有疫苗到接種疫苗、到有了篩檢工具,也有了治療藥物。隨著病毒變異,現在有許多國家選擇和病毒共存。

「才3年而已,地球上已經有超過5億人感染過COVID19 病毒!」他感嘆說道,台灣似乎也可能會破萬,甚至在今年突破百萬民眾染疫。

他認為,數算人類一生的年歲,有人60年,有人70年,有人80年。可是,才短短3年,新冠病毒就已經侵襲5億人的健康,人類這一生又如何躲過呢?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認為,在新疫情時代,人在一生中有可能染疫,走向人人中獎的情形。大家除了要打好疫苗,也要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進入人人有獎的時代

「我似乎聽見病毒哼著老歌:《總有一天等到你》,而人類,會聽到嗎?」他表示,病毒已經進化到第五代Omicron,在新疫情時代,病毒要和人類共享這個地球,人人都有可能中獎,又要如何應對?

他表示,新疫情時代有3件事要準備:1.全民要有足夠疫苗的覆蓋率2.全民要有足夠的抗病毒藥物3.全民要有足夠快速篩檢工具。有了充分準備,再學韓國、新加坡、英國,進入疫苗與自然的群體免疫,才是真實存在的生活。

雖然民眾已經認識疫情,現在沒有像過去那樣緊張,可是,黃軒再三提醒,不可鬆懈過頭,仍要打滿三劑疫苗,戴口罩和勤洗手,讓防疫和生活取得平衡。

 

家長不必為2歲重症兒童個案驚慌

此外,今天發生的2歲重症兒童,重症醫師陳志金在臉書上表示認為,新冠肺炎就跟流感、腸病毒、細菌性肺炎一樣,也會有兒童重症,這是早晚的事。但是,重症比率很低,他提醒家長不要因為個案事件而恐慌。

他說,家長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會有類似的重症,其實是過度擔憂。這就買彩券,覺得自己一定會中大獎,事實上,大多數其實並不會中獎。

如果指揮中心通過5~11歲兒童打疫苗,到時候,一定又會有注射後不良反應的相關報導,他說,家長不須驚慌,只要看發生率,而不專注個案。

 

圖片來源:PIXABAY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