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最便宜的蛋白質來源,偏偏正值缺蛋危機,該有的蛋白質還是不能少。
根據「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天建議攝取3-8份豆魚蛋肉類,營養師建議,依序以黃豆及黃豆製品、魚肉、低中脂雞豬牛肉,作為缺蛋時期的蛋白質來源。

黃豆是代替雞蛋的首選蛋白質來源。
優先以黃豆及黃豆製品代替雞蛋
好食課呂雅珍營養師表示,缺蛋時節,每一天仍建議從豆魚蛋肉類中攝取21-56克的蛋白質。
由於黃豆的不飽和脂肪酸高於一般肉類,又富含膳食纖維和大豆異黃酮,應該優先食用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的黃豆及黃豆製品。
「每一餐都要有豆類,搭配其他食物,建議吃到2份蛋白質。」呂雅珍說,1個雞蛋相當於1份蛋白質 (7克)。缺蛋時期,她提出了三餐建議的蛋白質組合:

魚肉是代替雞蛋的第二選擇。
三餐建議多選擇黃豆來源
早餐:1杯無糖豆漿 (190ml) 約提供身體7克蛋白質,像是常見的新鮮屋紙盒包裝的無糖豆漿,就能提供2份蛋白質的含量,輕鬆補充一早所需的蛋白質。
午餐:約1/5塊傳統豆腐 (80g) 搭配1份魚肉 (35g),魚肉的份量約為2-3指 (食指、中指、無名指) 的寬度,也能補充2份蛋白質。
晚餐:約2個小方豆干 (40g) 搭配1隻棒棒雞腿 (40g) 或1份豬肉片 (35克),簡單也能吃到2份蛋白質。

肉類是代替雞蛋的第三選擇。
呂雅珍營養師強調,豆魚蛋肉是飲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缺蛋時期,民眾可以優先選擇經濟實惠的黃豆及黃豆製品,而且黃豆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5%,有益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Photo AC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