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疾病像是披著魔鬼外衣的天使,在折磨惱人的病程中,讓人看見上帝賞賜的另一種祝福。
就讀小學6年級的采潔從小患有原發性癲癇,在治療過程中,她發現自己有繪畫天分,便開始以油畫表達心中的繽紛世界。現在,她不但開畫展,還要捐贈30%義賣所得,回饋給兒童醫院愛心專戶,感謝陪她走過12年的醫護人員。
采潔出生時健康活潑,可是,到了1歲3個月,突然神智不清,全身抽搐。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診斷為原發性癲癇,雖然順利出院,卻展開至今長達12年的抗癲之路。
每次癲癇大發作 命是撿回來的
「每一次癲癇大發作,命都是撿回來的!」媽媽心疼地說,采潔從小就多次進出加護病房,十分熟悉醫院的每個角落。
可以想見,采潔因為經常住院,課業受到影響,學習路上顛顛簸簸,跟不上同學。從小二開始,就到資源班補習數學。
有一次,她在加護病房醒來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問:「數學成績公布了嗎?」可見她壓力不小,一心想要學好數學。
所幸,采潔擁在家人照顧下,配合醫囑,規律服藥,病情變得穩定。她從小就展露對色彩的天賦,2年前,受到油畫家外公謝滄益啟蒙,開始以油畫表達她心中的繽紛世界。

采潔是患有癲癇的兒童,卻充滿藝術天分,小小年紀就辦畫展。
外公啟蒙作畫 舉辦畫展
今年1月,她隨跟外公受邀到南投縣文化局展覽,知名畫家李穀摩當場認購一幅,鼓勵她努力,不要放棄。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即日起至5月5日在候診區,舉辦「綻放的花朵,一位值得鼓勵的小畫家,癲癇病童畫展」,希望透過畫作,鼓勵家屬發現孩子的天賦,成就他們的潛能。
采潔展出12幅畫作,還和媽媽送了一幅油畫給主治醫師周宜卿,感謝醫療團隊12年來的照護與陪伴,並且將義賣所得的30%捐贈給兒童醫院愛心專戶。
兒童癲癇 需要更多照顧
周宜卿是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兒童神經科主任。他表示,癲癇是一種先天或後天因素所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全國約有13萬名成年與兒童患者,0~19歲的病童約有0.33%。
他解釋兒童癲癇的病因、治療方針與成人不同,需要更多醫護人員和家屬的照顧。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是中南部第一家設有兒童癲癇病房的醫學中心,提供完整的醫療服務。
院內使用長時間監測高解析癲癇腦波儀,進行數小時至數天的監測,同步錄製腦波與影像,有效提供病灶定位及診斷比率。
在少子化的今天,兒童是社會珍寶,醫療團隊以全人化照護病童,陪伴家屬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采潔(右二)和媽媽(右一)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12年來的照顧。
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