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開放邊境,每週入境者不但增加到6萬人,自主管理也將改為0+7天。可是,現在正值疫情高峰期,為了自保,醫師呼籲要及早接種次世代疫苗。國際研究發現,感染過Omicron並接種次世代疫苗,抗體可以增加25~100倍。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團隊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中提到接種次世代疫苗的必要。許多人好奇,染疫之後,是否仍要接種次世代疫苗,從研究結果看來,它預防住院、急診的效果比第一代疫苗的追加劑要好。

國際研究指出,第3劑的追加劑預防住院和急診的效果會隨著時間逐漸衰退。
今年一分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第3劑追加劑預防住院和急診的效果會隨著時間而減弱,2個月內效果達89%,2~4個月是86%,過了半年,效果降到41%,超過8個月更是降到31%。
陳秀熙推測國人接種第3劑追加劑,歷經4~6個月之後,不論幾歲,預防住院的效果都會降到50%。現在距離施打第3劑已經超過6個月,BA.5會在10~12月造成流行,如果此時追加次世代疫苗,可以防止群聚感染。

國人施打的第3劑,預防住院效益在今年9月分降到一半以下。
自然感染、接種疫苗的混合免疫效果最好
他還表示,對於曾經感染BA.2的人而言,接種次世代疫苗,能產生混合免疫的效果。
團隊成員之一的賴昭智醫師解釋,對抗武漢株、BA.1的次世代疫苗是雙價疫苗,預防感染BA.4和BA.5的效果達到7成,防止重症的機率更高達9成,中和抗體比原始疫苗好。
目前國內已經近700萬人染疫,賴昭智引述國際研究表示,染疫康復之後,接種次世代疫苗,是自然感染免疫、疫苗產生免疫,形成「混合免疫」的雙重效果,可以強化體內的B細胞、T細胞和CD4細胞,抗體反應能夠提升25~100倍。

康復者接種次世代疫苗,抗體效果可增加25~100倍。
加拿大在今年3月~6月對醫護人員進行研究發現,感染過Omicron,再施打2劑以上疫苗,預防再感染的比率高達98%;卡達也有類似發現,曾經感染,如果注射2~3劑疫苗,預防住院、死亡的效果最好。
即使是體力比較虛弱的老人,次世代疫苗也有保護功用。美國研究長照機構發現,經過550天追蹤,曾經染疫的長照住民,再度施打疫苗,可以降低一半的再染疫風險。
由此可見次世代疫苗的力效,賴昭智建議,如果每位國人都能施打,可以減少全體住院、急診的機率。

次世代疫苗可以預防BA.4/BA.5病毒。
圖片來源: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