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地,政府正走在與病毒共存的路上,案例數再創新高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要自我提醒,即使打了第3劑疫苗,隨著保護力下降,感染案例遍地開花,未來一年到頭都會有人染疫、死亡,這將成為生活常態。
今天4/7本土病例新增382例、境外移入149例,指揮中心宣布調整做法,放寬措施:輕症、無症狀者在家隔離,訂定「輕症居家照顧指引」,境外入境採檢陽性者免除疫調,居家檢疫期間、期滿確診不疫調。
衛福部長陳時中說,輕症在家照顧,要考量四大方向,包括住宅形式、社區疫情發展,關懷確診者的心靈與架設遠距醫療平台,一旦輕症者病情出現變化,可以立即詢問或轉診到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感染科主任呂嘉峰在《醫療苦行中的快意人生》表示,政府提出「積極防疫、正常生活」,大家要為此付上代價。

4/6本土病例為382例,再創新高。陳時中部長宣布輕症在家隔離的照顧指引下週會定案,入境陽性者也不必疫調。
新冠病毒糾纏你一整年 感冒病毒僅3個月
他分析,雖然新冠肺炎變得像流感、感冒般普遍,可是,流感一年只有3個月高峰期,過了就能恢復正常,新冠肺炎畢竟不是流感,它將糾纏你一整年。
「一年到頭會有相當人數感染、相當人數死亡,這是正常生活要付的代價!」呂嘉峰強調。尤其Omicron傳播快速,即使打了第三劑,保護力消退,社區感染不斷出現,儘管死亡率比Delta要低,疫情將會起起伏伏。
據他觀察,目前的民心和去年5月疫情剛起時大相逕庭,當時大家自律性高,台北鬧區在假日宛如空城,可是,現在民眾看到Omicron重症率、死亡率較去年少,防疫心理下降,連假期間,訂房滿滿,人潮四處,甚至懷疑防疫限制的必要。
他認為,疫情會持續上升,政府對入境陽性者改採較寬鬆的態度,是希望能降低病毒散播速度,不是遏止。不過,目前政府只要求8大行業要打3劑,沒有規定其他行業,高鐵台鐵、餐廳等場所仍自由飲食,他擔心出現防疫漏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感染科主任呂嘉峰表示,隨著社區感染增多,重症和死亡人數上升,生活趨向正常,我們也要代出代價。
確診人數增加 政府宜掌握在家隔離者行蹤
由於政府採取寬鬆策略,輕症、無症狀患者在家隔離,呂嘉峰十分贊同。他說,北市聯醫的專責病房目前收治不到65歲、非高風險的輕症、無症狀患者,讓他們回到家裡隔離,可以騰出病床,供重症者使用。
不過,他也認為,隨著日後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鄰里長應付爆增的確診者,是否有餘力掌握他們確實乖乖在家中,落實在家隔離,值得觀察。
面對我們周遭將要爆增的確診、隔離人數,以及死亡患者,我們是否做好心理準備了?
圖片來源:呂嘉峰醫師、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