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福部公布的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當中,新冠肺炎首度進榜,成為第三名。看在公衛專家眼裡,衛福部必須設法增加疫苗覆蓋率、提高重症治癒率,避免今年6月份重蹈去年5月份覆轍,再度發生高確診、高死亡事件。

去年死亡人數有208438人,首次突破2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前年相比,去年死亡人數增加24266人,其中,有64%是死於新冠,有14667人。

衛福部分析,其餘增加死亡的8000多人與疫情有間接關係,包括篩檢延遲,疫情期間,民眾不敢到醫院就醫,不過,也有可能是高血壓、糖尿病導致死亡,造成死亡人數比前年要多。

 

詹長權
台大教授詹長權是知名公衛學者,他呼籲衛福部快拿出對策,降低新冠死亡人數。

 

20236月新冠死亡人數可能近千人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有疫苗、有藥物,是一種不該死的傳染病。可是,自從5月輕症免通報之後,基層醫師發現病例持續增長,5月近500人死亡,推估6月會更高,可能翻倍,接近1000人死亡。

疾管署在6月13日公布,6月7日至6月13日中重症及併發症每天平均新增245例,前7日每天則平均新增244例,而死亡出現上升趨勢,6月4日至6月10日每天平均新增35例死亡,前一周平均每天是28例。

「台灣是目前世界各國新冠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詹長權在臉書上這樣寫著。他認為,即使WHO和世界各國在今年5月份宣布新冠疫情從全球流行進入區流行,從台灣逐月的新冠死亡人數來看,疫情仍在蔓延流行。

 

台灣是目前世界各國新冠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

他說,台灣新冠死亡人數在今年3月仍然超過1000人,甚至4月和5月也在400~500人之間。從2020年1月到2023年5月,3年又5 個月的流行期間,新冠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

其中,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這13 個月流行Omicron,新冠死亡人數就超過1萬9千人。

詹長權分析,現在的病毒株是XBB,對目前的雙價疫苗逃脫力較強,台灣高齡人口疫苗覆蓋率不夠高,全民打疫苗和感染後體內抗體濃度隨時間大幅降低,6月起步入較高的新冠流行期,卻也是壓制XBB疫情的關鍵時刻。

「衛福部應該緊急訂定新的醫療指引,」他表示,6月新冠確診、重症死亡人數可能因為抗病毒藥物使用不及、急診醫療量能的不足而增加。

 

衛福部切莫重蹈覆轍

如果衛福部政府不想重蹈覆轍,像去年5月Omicron 開始流行時,反應太慢,導致高確診、高死亡,就必須儘快提升疫苗覆蓋率。

對照疾管署資料,5月起有8325人染疫,未打滿3劑疫苗者占49%,其中,又以未曾接種任何疫苗者約占70%;死亡個案中,89%具慢性病史、57%未打滿3劑疫苗、95%為60歲以上,詹長權的建議極為重要。

他還認為,衛福部要設法提高重症治癒效果,提供地方政府和醫療院所足夠經費人力執行防疫。如果沒有根據數據,即時檢討政策,改變用藥策略,無疑放任死亡威脅。提前佈署,有效防疫,才能減少疫情對國人的危害。

 

圖片來源:詹長權臉書、UNSPLASH

 

⇩⇩⇩⇩⇩⇩按讚訂閱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