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長新冠是疫情後遺症,學童視力惡化是另一項新冠疫情帶來的隱憂。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小學童裸視視力不良率連續8年下降,這2年因為疫情改用遠距教學而上升,110年學年度突破45%。
國健署資料顯示,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一眼0.9以下)在100學年度達到50.01%的高點之後逐年下降,可是,疫情影響,109學年度卻反彈到44.6%,110學年度(2021年8月至2022年七月)持續上揚到45.23%。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建同認為,學童因為遠距教學,近距離緊盯螢幕,疫情期間缺乏戶外運動,加上無法按時就醫,沒有找醫師檢查,也會造成視力惡化。
他表示,愈小得到近視,到了青春期,近視會愈嚴重,日後變成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的機率會大增,成年之後,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容易出現。

從事戶外活動,少看螢幕是保護視力的好方法。
「3010120」護眼口訣
因此,眼科醫學會建議學童從小力行「3010120」護眼口訣:近距離用眼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保護視力。
國健署還統計,小學一年級的學童約2成罹患近視,小六學生增加到7成,國中生更高達8成,甚至有1/3是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看眼科、配眼鏡的學童比率也在提升。
眼科醫學會祕書長陳怡豪提醒家長,2歲以下的幼兒不宜使用3C產品,過了2歲要適度使用,每天不能超過1小時。
至於成人,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發現,疫情期間追劇、視訊會議也造成視力疲勞,國健署的護眼6招值得用在生活當中。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Photo AC
⇩⇩⇩⇩⇩⇩按讚訂閱看更多⇩⇩⇩⇩⇩⇩